民族藝術-火花

【字號】    
   標籤: tags:

  火花,火柴盒及其貼畫的雅稱。最初僅作為火柴的商標用於火柴的流通,歲月流逝,火柴盒上的貼畫突破了商標這一概念,其圖案設計的選材也隨之擴大,包羅萬象,順理成章的有人就想把它們收集起來以供賞玩,為人們平靜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些樂趣。  
 
  火柴的歷史

  據史料介紹,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法國化學家錢斯爾發明的,人們將它稱為「盜火神」。十七世紀後期德國一位金匠在煉金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磷」,他將磷的秘密以一千英鎊賣給了富商克萊夫德。1677年克萊夫德將「磷」帶到英國並交給了科學家波義爾,波義爾經研究掌握了制「磷」的技術,開始了火柴的研製,1680年製出了最原始的火柴——取火棒。1827年,英國藥劑師約翰·華克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磨擦火柴,這種白磷火柴被稱為「有毒火柴」,因為白磷是有毒的。1845年,德國人施羅脫製成紅磷,並製成了沿用至今的「安全火柴」。捷克火花「火柴自動線」顯示了火柴生產的全過程。   

  中國的第一枚火花

  中國的第一家火柴廠是日本歸國的廣東籍華僑衛省軒於1879年在佛山文昌沙建成的巧明火柴廠,生產「舞龍」牌火柴,是中國的第一枚火花。  

  中國火花分期

  中國的火花按時間順序分為三個時期:(1)1865年中國開始輸入火柴,因此中國火花的歷史最早從1865年開始。1879年至1922年中國出現了火柴工業,這段時期的火花稱為「早期火花」,這時期的火花現在存世很少。(2)1923年至1949年中國火柴工業得到發展,1950年至 1958年火柴廠的火花沿用傳統牌號,冠以「國營」、「公私合營」等字樣。1923年至1958年的火花被稱為「中期火花」。(3)1958年以後稱為「近期火花」,火花圖案有了變化,出現了卡花、套花。近期火花又按時間分為文革前火花(1959—1965)、文革時期火花(1966—1977)、文革後火花(1977年以後)。  

  火花之最

  世界上收藏火花最多的人:吉澤貞一(日本);

  中國收藏火花最多的人:秀之光(揚州),有「中國火花大王」的美稱;

  枚數最多的套花:三毛流浪記(中國,共640枚)。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皮影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道劇戲之一。它是藉助燈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人映照在屏幕上,由藝人們在幕後操縱影人,拌以音樂和歌唱,演出一幕幕妙趣橫生的皮影戲。
  •    木偶藝術是有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中國木偶劇源於漢代。唐、宋時已很發達。距今已一千多年歷史。根據木偶的形體和操縱技術不同,分為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四類,各有藝術特色。過去多用傀儡戲之名。現代木偶,多用戲曲調演唱,有的採用對話或歌舞。其中福建的龍溪布袋木偶,泉州提線木偶,廣東的海南杖頭傀儡戲,以及湖南、陝西、北京等地的木偶劇,劇目豐富,表演靈活,操作自如,音樂優美,久負盛名。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