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新年日經濟課題諸多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小玉東京報導) 過去一年來,美國經濟的良好表現帶動了日本出口的增加,也推動相關企業走出低谷,使日本經濟開始復甦。然而在新的一年裡,日本是否能夠扭轉消費和就業市場的低迷和實現全面經濟復甦,還是日本經濟界尚需應對的諸多課題。

*2003年:走向復甦的一年*

2003年對於日本經濟來說是走向復甦的一年。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專業、社會經濟學教授松原龍一郎這樣評價2003年的日本經濟。他認為,日本經濟長期低迷的原因是供給大於需求。這一點在03年也沒有發生本質性變化。然而,在外因的作用下,2003年下半年日本經濟開始復甦。

松原教授說,成為日本經濟復甦的外因呈連環形,美國經濟表現良好,帶動日本出口,進而推動與出口相關的日本企業業績回升。

*復甦動力以內因為主*

日本經濟產業省屬下的獨立行政法人經濟產業研究所研究員小林慶一郎同樣認為,日本經濟正在走向復甦,但他認為內因為主。一方面是由於日本國內企業在過去一年實施裁員等削減成本舉措的結果。具體表現在,企業開始把削減下來的經費用於投資和擴大事業;另外,國內金融改革取得進展。日本政府在應對經營陷入危機的利索納和足利銀行中採取的及時果斷措施,以及金融機關在壞賬處理上的進展,使日本的金融系統改革進入了最後階段。

諸多數據顯示,消費和就業市場並沒有在企業上乘表現中好轉。日本政府此前公布12月經濟報告顯示,盡管企業出口和設備投資保持上升趨勢,但是就業和消費不見好轉。10月完全失業率再度惡化,較前一個月上升0.1個百分點,為5.2%。就業人口連續3個月減少。

經濟產業研究所小林慶一郎研究員指出,企業業績帶動消費和就業需要一個過程。小林研究員分析,日本企業業績回升是削減人員、減低成本的結果,只有等企業銷售額增加生產擴大,經濟整體開始發展時,才可能創造出就業機會。這個過程至少需要1到2年。

*消費者對未來信心不足*

日本政府預測,本年度在日本經濟中佔60%的個人消費名目減幅為0.7%。東京大學社會經濟學教授松原龍一郎指出:消費者對未來前景的不安心理是造成消費低迷的根本原因。

松原教授指出根據以往經驗,景氣復甦必然帶來就業機會,緩解失業率攀升壓力。不過目前還看不到這一跡象,這是日本戰後首次遭遇這種情況。松原教授認為,最關鍵的問題是民間企業的雇佣制度改革和政府的勞動力市場改革沒有協調一致。

日本大企業自從97年開始改變長期實行的終身雇用制,到目前這一制度已經解體,然而新的勞動力市場尚未健全。被企業裁減的人員得不到再就業機會。除此以外工資有減無增,退休勞保制度改革至今拿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方案,人人處於自衛狀態,腰包自然要收緊。

*小泉經濟政策:外緊內松*

日本的小泉內閣自上台以後,旗幟鮮明地推出經濟結構改革路線,並且提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呼籲國民承受因此帶來的痛苦。不過,經濟專家和學者在回顧03年時,不約而同地指出,這一年政府執行的是外緊內松的經濟政策。

經濟產業研究所小林研究員積極評價政府的經濟運作,他說這一年小泉內閣口頭上強調緊縮財政,實際上仍然通過財政支撐景氣,日本央行日本銀行也實施寬鬆銀根政策,與政府協調促成經濟走向復甦。東京大學社會經濟學教授松原龍一郎認為,日本銀行的寬鬆銀根政策意外地推動了外需,但是促進內需的目標並沒有達到。

*2004年可望正增長*

接近年底的時候,日本政府發表新年度經濟增長預測,認為日本2004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除去物價變動影響,實質增長可望達1.8%,時隔3年做出正增長預測。

經濟產業研究所小林研究員認為左右2004年日本經濟的有兩個因素,一是美國經濟;二是日本金融系統。他認為今後一年美國經濟有下滑可能。同時指出日本金融系統存在隱患,如果處理不善發生金融危機,將導致復甦的經濟半途夭折。

東京大學社會經濟學教授松原龍一郎認為,目前日本經濟呈現的復甦最大特徵是日美經濟一體化。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和日元匯率走勢都將對日本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親授死亡課程 
 日罹癌教師過世
傳日本考慮削減坦克大砲數量三成
柑橘吉利慶豐年 日韓外商來台採購
日本西南5.2地震無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