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光:走「趙紫陽道路」

吳國光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0月18日訊】有些人曾經不可一世,一旦垮臺卻就‘樹倒猢猻散’,甚至落下後世無盡的??名;有些人當政時看來英明偉大,但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顯露出他的負面價值;還有些人,當時可能是失敗者,但其聲譽卻會在時光流散中不斷增加,在黑暗中散發出歷史的光輝。

在後毛時代的中國政治中,第一種人不少。應該不須提起他們的名字,讀者自可會心。至於第二種人,我指的首先是鄧小平。僅僅七年多之前,在他去世的時候,儘管經過了‘六四’屠殺,輿論還是高度評價這位老人對於中國的歷史性貢獻。但是,七年多來,人們對他的評價不是越來越高,而是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鄧小平不惜犧牲平民生命所推動的經濟改革儘管成績斐然,但是,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世界,由於鄧的偏頗,不得不爲這種經濟成績所付出的代價,已經越來越被證明是太大太大了。鄧小平道路,究竟是把中國引向富強,還是竭澤而漁,在追求物質進步的同時,在國內造成腐敗和分化,在國際上製造緊張和疑懼,甚至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賴以生存的資源、環境、文化、道德等一切無價之寶毀滅殆盡?隨著時間的推移,答案正在越來越向後一方向傾斜。

付出這樣沈重巨大的代價,也許不是鄧的初衷。但是,在歷史爲中國呈現另一條道路的時候,鄧堅決地拒絕了,於是才有今天中國改革的惡性病變。這條道路,就是在推行經濟變革的同時,實行穩妥的政治制度變革,把中國帶上漸進民主化之路,以民衆的參與和對政治權力的制約,在張揚鄧所看重的富強之術的同時,避免鄧小平道路所製造的民族危機。這,就是當年趙紫陽的主張。因爲這種主張,趙紫陽支援學生和民衆的天安門請願,提出在‘民主和法制的軌道上’解決中國所面臨的問題;因爲這種主張,趙紫陽辭去中國最高職務,並和鄧小平分道揚鑣;因爲這種主張,趙紫陽在垂暮之年失去基本的人身自由,今天以八十五歲高齡仍然屈辱地被他的後輩共產黨領袖們嚴加監禁和看管。

然而,歷史正在並將會不斷證明:趙紫陽道路才是中國的坦途。所以,儘管當政者千方百計從歷史中抹去趙紫陽,偏偏,懷念他的人越來越多了,認識到他的價值的人越來越多了,贊成他的主張的人越來越多了,遺憾他的主張在中國得不到實行的人越來越多了,希望中國再次出現趙紫陽這樣的領袖人物的人越來越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看得越來越清楚:鄧小平和趙紫陽所代表的兩條改革道路,或許都以中國富強爲目的,然而鄧的改革是伴隨腐敗、不公、對內鎮壓和對外威脅的富強,趙的改革則是追求廉政、均富、民衆參與和自由和平的富強。

由於使用鎮壓手段,鄧小平當年勝利了;堅持和平、民主和法治主張的趙紫陽失敗了──這不僅是他本人的悲劇,更是中國的悲劇。趙紫陽沒有能夠成功帶領中國走通政治變革的道路,他在政治變革這道‘中國的窄門’前成爲專制權力下的犧牲。他的主張,和他那爲了正確主張而不惜犧牲權力與自由的壯烈情懷,與這道‘窄門’已經成爲歷史的共生。在這個意義上,政治變革可以命名爲中國前進道路上的‘紫陽關’。闖過這道關,走上趙紫陽道路,才是中國的希望所在。小平已死,小丑已去,今天的國人,是準備當鄧小平的孝子賢孫,沈迷于惡性富強的黃金大夢之中,造子孫萬代之孽呢,還是願意努力踏上趙紫陽道路,打造一個富足、自由、和平、民主的中華民族呢?

獻給老人八十五歲壽辰,2004年十月中旬於‘桴浮書屋’

──轉自《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吳國光:有關江澤民下臺的幾點看法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