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王毅就靖國神社問題各抒已見

標籤:

【大紀元10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小玉東京報導) 日本首相小泉針對靖國神社問題表示,日中兩國慰籍亡靈觀念不同,他不會停止參拜。同一天,中國駐日本大使王毅在東京表示,靖國神社問題的實質是歷史認識問題,他重申中國政府在這個問題的立場不變。有分析認為,靖國神社問題可以使冷卻的日中關係雪上加霜,也可以成為改善關係的契機。

*小泉:日中慰籍亡靈觀念不同*

據日本共同通訊社報導,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星期一在日本國會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針對靖國神社一事表示,他不會接受中國政府有關停止參拜靖國神社的要求。他說,日中兩國慰籍亡靈的觀念不同,不能因為中國不高興就停止參拜。

*王毅反駁文化特性論*

同一天,剛剛走馬上任一個月的中國駐日本大使王毅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也談到靖國神社問題。他說,參拜靖國神社是導致目前中日關係“政冷經熱現象”的主要原因,並反駁了日本提出的“文化特性”論。

王毅說,參拜靖國神社問題的實質是是否正確對待歷史。他明確表示,中國政府和人民不能接受日本政府首腦參拜祭祀對侵華戰爭負有主要責任的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

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導致中日兩國首腦近三年沒有互訪,這同日益擴大的兩國經濟關係形成鮮明對比,人們把目前的這種中日關係稱為“政冷經熱”。靖國神社問題成為兩國當前亟待解決的政治課題。

*陷於僵局*

日本改組內閣後就任外相的町村信孝對參拜靖國神社提出了一個新解釋,即日本文化的特殊性。他說,日本人認為人去世後都變成了“神”,因此不再追究生前之事。小泉星期一的發言借用這一觀點,重申他不打算停止參拜。

被日本方面視為中國新型外交家、並期望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彈性應對的王毅大使同一天的表態讓人感到,中日兩國在這個問題上似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

*毛裡和子:日拿歷史牌應對新局面*

中日專家普遍對參拜靖國神社問題表示關注。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現代中國的教授毛裡和子在《朝日新聞》上撰文指出,1972年日中建交以後,日本一直以援助國身份與中國打交道,如今日本面對經濟實力不斷強大的中國有些不知所措。毛裡和子說,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也好,充斥民族主義色彩的歷史教科書也好,日本是拿著“歷史牌”應對日中關係新局面。

*楊伯江:靖國神社問題是果不是因*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問題研究所所長楊伯江在《朝日新聞》上分析說,靖國神社問題是兩國關係惡化的表現,而不是原因。他認為,造成中日關係惡化的原因是日本成為經濟大國以後,把政治大國作為新目標,而中國作為一個政治大國,正在努力實現經濟大國目標,同樣處於攀升階段的中日兩國不可避免地對對方產生競爭、威脅、不滿或猜疑的心態。

楊伯江認為,靖國神社問題盡管不是原因,但如果解決不好,會使兩國關係雪上加霜;相反,如果得到解決,就可能為中日關係帶來“柳暗花明”的局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第三屆大連國際冬泳節開幕
祕魯外交部:前總統藤森曾領導犯罪集團
中日經濟水域問題恐將引起新一波外交糾紛
日本重要閣員稱北韓已擁有核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