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就事论事╱国会变秀场 立委多丑角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贝林╱特稿

担任立委,是一种良心事业:监督政府、为民喉舌,可以是口号,也可以身体力行;开会,是立委的天职:可以全勤,也可用尽各种借口缺席。

开会签到,只是一个形式:签到不代表全程出席,出席不见得发言,发言也不一定言之有物,但签到至少是履行开会天职的开端,第一步都不跨出,恐怕很难有好的问政成绩。

依立法院目前议事程序,委员会审完的议案,要送院会处理,若有争议,往往交由党团协商;为免有人坚持“一夫当关”,还规定争议议案送交党团协商的期限为四个月,协商机制与期限,希望改善议事效率,可惜实际运作的人谋不臧,却让美意大打折扣。

委员会在电视台SNG现场转播的催化下,早已沦为连线的秀场,看不到摄影机时,也往往看不到立委;有时审查结果不受尊重,政治力介入的政党协商动辄推翻、否定审查结果,让立委对参加委员会议更加意兴阑珊,甚至一遇争议就要求保留,交给政党协商或院会去决定;委员会审查因立委常不到会而进度缓慢,审查内容又动辄保留,审查结果的专业度令人不忍卒睹,在在形成政党协商的沉重负担。

委员会审查的专业与绩效,和政党协商是否成为议案审查的“太上皇”,已陷入彼此埋怨、互相卸责的恶性循环,连带使后续的院会更加枯燥、变调,立委即使签到也常不与会,不少立委索性只管巩固、拓展选票最实际的选民服务,议场空荡荡成为常态,国会问政功能弱化为基层民代的层次,“立法院”最重要的“立法”工作,往往成为立委作秀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议场沦为喊爽、谩骂与政党斗争的口水秀场。

协商四个月的机制,初期还能发挥“绿灯就往前走”的催化功能,如今绿灯亮了,朝野不想碰的案子还是不动如山;尤有甚者,现在朝野一遇争议,不是积极寻求共识,而是由反对的一方祭出“协商四个月再说”,绿灯变成红灯,该红、该绿?一个红绿灯,各自解读。

印度圣雄甘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好的制度可以被腐化,当然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其他的,都是借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