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城華人歡聚慶“感恩”

標籤:

【大紀元11月16日訊】(大紀元孟菲斯魏毅報道) 11月14日晚,三百多孟菲斯地區華人家庭和美國友人應邀來到孟菲斯第一華人浸信會,參加“感恩節”(Thanks Giving)聚會。寬大的禮堂座無虛席,參加者有教堂的華語部、粵語部和英語部的兄弟姊妹,參加查經班的家庭,其他華人教堂的代表,和幾個本地華人協會的代表。

尤牧師在演講結束後接受了採訪。他說﹐“我也有個夢想﹐我希望神賜予我們個人和整個華人社區方向感。”“多樣性(diversity)確實會提供更多可能性和多樣化的貢獻﹐但和睦(harmony)才是激發社區互相承認與尊重的關鍵。”“相信大多數人會繼續在這裡生活很多年﹐我們的孩子會把自己當作一個真正的美國人。我夢想我們能建立一個共同的中華美國文化﹐我們在其中生活﹑工作﹑撫養孩子。”“尊重是贏來的﹐須從我們自己做起。”

几位教堂的兄弟姊妹上台分享了他們這一年來的心得和神的恩典,他們的分享同時翻譯成粵語、國語、和英語。

“在感恩節的慶祝中,(教會兄弟姊妹的)分享可以讓人們在熱鬧之余,留一些時間思考神和他們的關系。”教會姊妹Penny Sun解釋分享的意義。

“感恩節一直都帶有宗教的色彩,”Sun用英語說,“因為到達美國的最初移民是(逃避歐洲大陸迫害)的清教徒。”在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下,他們學會了耕作和養殖,獲得了第一個丰收,于是他們和幫助過他們的印第安人一起慶祝。“他們把這一切也歸功于神的恩賜。”

很多平時難得相見的非教會的華人家庭也聚在一起熱烈交談、問長問短。“我喜歡這個气氛,”從東北來孟菲斯和女儿女婿一起住的戴毓敏女士說,“很多華人聚在一起,沒有了語言的障礙,又見到很多朋友。”“我不想着過去,也不為明天擔懮,我很現實,高高興興過每一天。只是習慣了老家的丰富的生活,在這里雖然也有工作,但有些冷清。”“在中國時,我喜歡玩,到處旅游。”她笑呵呵地說。

教會的發展不同于一般的社區團體,需要更多用心去培育。几年來,第一華人浸信會有著穩健發展,“我們傳播福音,發展神的門徒(Disciples),而不是簡單的招會員。”Sun說。

住在Collierville的Black先生喜歡這個教堂,宁可多開半小時車也要到第一華人浸信會來。他的太太是中國人,還有一個11歲的女儿韓璐(Maggie Black)講一口流利的中文,有一頭漂亮的黑發。在這里,金頭發的BLACKS先生和一群西方人用英語聊著天,太太和女儿用中文和同桌的華人談著學校、教育、和聚會的食物。

“我喜歡這紅薯”對面一位阿姨說﹐於是璐璐也嘗了一口裹著糖汁的紅薯。“啊呀,甜得我牙都倒了,”她叫了起來,“我還是更喜歡綠花菜。”周圍的人都笑了,笑容如漣漪蕩漾開去。

圖﹕韓璐Maggie Black (Epoch Times Image)

圖﹕三百多人參加了“感恩節”聚會(Epoch Times Image)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孟菲斯歌劇院上演“拉美莫爾的露契亞”
霓棠羽衣 濃郁鄉情
“拯救婚姻”橫跨美國之旅到達孟城
紐約市停車租金全美最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