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一格的侗族的建築

人氣 2
標籤:

建築是凝固了的文化。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都能從它那獨具風貌的建築藝術中顯現出來。在民族建築中,侗族的建築別具特色。
  
民宅建築
  
民房是侗寨中的立體建築。房屋多因地形地勢設計修建,即使是建築在斜坡上,也是稍加整修即可。
  
房屋建築的形式,可分為高腳樓,吊腳樓,矮腳樓和平地樓四類。
  
高腳樓
  
高腳樓,又稱為「干欄樓」,以黎平、榕江、從江、通道、三江等地山區的民房為代表。廣西三江和湖南通道一帶的高腳樓,樓高三至四丈,二至四層不等。第一層較為潮濕,是堆放農具、柴火,安碓舂米和關養家畜、家禽的場所。第二層以上頗乾爽,是住人的樓層。第二層設有火塘,是待人接客的全家人活動的中心。三層以上是臥房或糧倉。

房屋多為太開間,兩邊搭有偏廈,呈四面流水。外間是長廊,設長凳,是全家人休息及婦女紡紗織布做針線的場所。另一端是待客的客房,中間是堂屋,堂屋中央設置有神龕。部份人家在神龕上供奉「天地君親師神位」。內間為火塘,其正中設一米見方的火塘,並安置三腳架,便於炊煮食物,全家多在火塘邊就餐,冬天則在此休息取暖。

第三、四層,除了部份作臥室外,還分作掛禾把、存放谷物的倉庫,以及晾曬衣物之處。頂棚層為堆放雜物之處。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民俗民風:「四弦」琴聲中的愛情
民俗民風:侗族服飾
民俗民風:龍崗女子哭嫁
民俗民風:烏孜別克族的美麗裝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