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漫談】趙孟頫的復古風

明訓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7日訊】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又號松雪道人、歐波,,湖州(浙江吳興)人。趙孟頫出身宋室官宦書香之家,幼小聰慧,讀書過目成誦,才華洋溢,書、畫、詩、文,甚至音樂、佛學、篆刻樣樣精通,可以說是各個文化藝術領域的全才,其對後世的影響以書、畫最為深遠。

以寫意為風尚的宋朝書法,在蘇東坡、黃庭堅等北宋大家後,日漸靡弱,大部份書家只著重表現個人風格,並沒有優秀的書法根基。在這種背景下,趙孟頫提倡復古之風,以二王為楷模,並以上追晉人書法為己任。楷書學王獻之《洛神賦》,草書學王羲之《十七帖》,他對《蘭亭》下的功夫更深,曾十三次在獨孤長老本提跋,十六次在靜心本上提跋。可以說趙孟頫終其一生,都力求透過自身的影響力,將正統的晉人書風徹底發揚。

趙孟頫浸淫魏晉書風日深,對晉人法帖手摹心追,練就了高超的技巧。趙書以楷,行成就最高,清新雋永,遒媚秀麗,是其特色。他被譽為“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復二王之古,開一代風氣。”確實,趙孟頫的書法不僅有元一代名滿天下,明代書家文徵明、祝枝山早期也都深受其影響。

趙孟頫據說可以“日書萬字”,其學書之精勤,固然足為楷模。但由於太過嫺熟,而使趙書常有“書寫過快”的情形。 “精工之內,時有俗筆”這樣的批評算是中肯。

趙字的 “美”人人可見、可賞,其美中不足之處,不是 “不美”而是 “太美”而有俗媚之虞。筆者以為,趙字小楷及尺牘最為精妙,而臨習時最好可同時參考晉人法帖,如此或許更能去蕪存菁,得趙字神髓。

參考資料:
(1) 趙冷月(編) (1993) 《十大書法家》 台北: 世界文物出版社
(2) 陳振濂 (2002) 《歷代書法欣賞》台北: 蕙風堂筆墨有限出版公司出版部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些極端國家主義者把國家視為高於一切的神,把所謂不能干涉內政視為天條,因此極端仇美反西方!卻不知古有明訓,「民為貴,社稷次之」。換成今天的話說,就是人權高於主權!正統共產主義也強調解放全人類,提倡工人無國界,實行國際主義。這本來是很天經地義的事,卻為何在中國如今盛行極端國家主義,像納粹時期的德國(納粹德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極端國家主義)?我認為這一切都是偽史教育在做怪!因為我年少時讀這些革命史時,也一樣會義憤填膺,胸中不由激起一股為國獻身的熱情。要是沒有進一步思考,很容易會形成固有的理念。
  • 一日米芾悠悠醒來,見四周林木茂盛,芳草鮮美,幽靜中泛著鳥語花香,彷彿置身桃花源。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