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胡同

阿哲說故事之1
阿哲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古時某人在朝為官,一日忽然接到老家的來信。拆開一看,方知家中與鄰人發生爭執,起因是隔開兩家院子的牆塌了,重新砌牆時,兩方都為多佔些地皮而寸土不讓。家人遂捎信來請他出面說話,讓鄰人退縮。

不久,官員的家人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回信,裏邊卻只有一首打油詩:

千里捎書為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後,主動往後退讓三尺,鄰人見狀不甘示弱,也退讓三尺,於是中間就出現了一條六尺寬的胡同,供村民行走。村人於是將胡同命名為「仁義胡同」。

想一想:

人生短短幾十年,一晃眼就過了,身外之物生帶不來、死帶不去,「讓他三尺又何妨」呢?苦苦相鬥,吃不好睡不好,活得又苦又累,到老了把自己身體搞得一身病,何苦來哉!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這樣一件事:一個女孩某醫學院畢業後,分配到一所醫院上班。她的上司是一個嫉妒心強、又沒能力的女人,從各方面壓制、阻撓她,她不得已考研究所、避開她。但畢業後又得重新回來面對她,當時她正在苦惱應如何對付她、報復她,才能解恨。

如果這個女孩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上司奔波了這許多年,著實不易,面對「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威脅一定很苦惱,而且脾氣不好,背後也一定有許多因素造成的。能這樣考慮對方可能的難處,就不會再有不公、憤憤不平的想法,也才能冷靜、坦然面對上司。然後,行為上「讓她三尺」:在各方面協助她,不求任何回報;在利益上讓著她,不爭也不搶。如此的話,相信不久,不但可以和上司融洽相處,而且上司還可能成為她未來的助力呢。

(臺灣大紀元e報)(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兩位母親相擁而泣,認為這是上天安排的神蹟,提醒人們無私地幫助他人,總會有一天得到回報。
  • 他們流露寬大的理解和憐憫,來自別人的怨恨與襲擊,傷害不了他;在自己心中,遭受背叛的怨恨,也沒有滋生的餘地。這不僅有助於修復破裂的關係,也給予自己個人內心無邊的平和的天地,樂活無礙無憂 !
  • 當你看到報攤主說道:「糟了!這下肯定拿不回來了……」,當時的你怎麼想呢?這個當下第一時間醞釀而出的想法,當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經驗構成的觀念,但並不是這世界的全部。如果我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觸及的事物經緯,那麼編織而成的世界,一定是以偏概全的結果。
  • 這是一個關於新年團圓、思念舊人、一代新人關愛老人的溫暖家庭情感故事。
  • 善心和寬恕都是從心上入手,推己及人,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摩擦衝突,真正的從內在改變人,感化人,這是避免怨恨,化解矛盾的一個最好的辦法。
  • Shutterstock,butter milk,白脫牛奶,牛奶
    助人不要回報,就像在社會上存入一筆不要領回的善款,而它的利息,會一直挹注到社會的土壤中,創造出源源不斷的複利,越來越豐厚,最後將比本金多很多,永遠存愛人間。而無所不知的上天,會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回報福份在存善款的人身上!
  •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成就什麼樣的自己?……「空想」是沒有用的,「立刻去做」才有用。
  • 人們看不見夸克卻深信它的存在,看不見靈界為何就認定其不存在?是誰在矇蔽我們?真實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如何解開心靈封印?
  • 倫敦網紅餐廳靠賣「心情」,開業半年登上了倫敦餐館排行榜榜首。怪異的是,誰也不知道餐廳到底在哪!「幽靈餐廳」的背後是什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