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訊中心邀何立強談中美關係

認為兩國有合作潛力但將受不可測因素影響

標籤:

【大紀元紐約12月10日訊】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何立強(John Holden)應皇后區公共圖書館國際資訊中心邀請,日前在法拉盛圖書館發表題為《中美關係:我的個人觀察》演講,他指出,中美兩國存在著極大的合作潛力,但會受到一些不可預測因素的影響,兩國未來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兩國的關係。

何立強是用流利的中文演講,他聲明,他的講話只代表他個人的觀點,而不是委員會的立場,因為委員會既不是一個官方的組織,也沒有統一的觀點。

何立強從農業、通訊、醫療、教育等各個方面談了過去二十多年來中國社會所發生的變化。他說,目前中美關係比以往要更「寬」、更「深」,政府和政府之間的溝通還不錯。特別是經歷了大陸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件和中美撞機事件後,兩國關係日趨穩定,現在的對話也更具有全面、戰略的性質。但是,未來的關係發展與合作,取決於兩國自身的變化。他說,美國比較穩定,而中國的未來充滿變數,不可預估。

何立強指出中美兩國關係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說,在北韓問題上,兩國坐下來想辦法,「軟硬兼施」,應該可以和平解決;中美之間貿易市場應相互更大程度地開放,美國商人對中國市場的興趣度還處於高峰,並期待著中國在媒體、銀行業和基礎設施方面更大限度地開放。

在談到台灣問題時,何立強表示,他相信美國的立場是想讓大陸和台灣兩方面自己來和平解決。對於台灣是美國不沉的航空母艦的說法,何立強表示,他不認同這種看法,因為美國有很多的航空母艦,台灣也沒有那麼重要。美國的立場是兩岸問題應由兩岸自己解決,凡兩岸人民同意的方案,美國也會同意。而兩岸問題的解決還需要「有遠見的人冒著政治風險解決」。
  
何立強於1998年開始擔任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的主席,之前從事科技企業以及中美貿易生意。他早年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創立於1966年,是一個獨立的、非黨派、非盈利組織,以促進中美之間的理解與交流為使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曉竹:總統大選與中美關係
調查指出 多數中國人關心美國總統大選
蔡英文:美國向中共示好  因美國大選使然
分析人士:中國加息與美大選無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