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騷亂調查(二)

政績風暴:洋房當土房賠償

標籤:

【大紀元12月14日訊】(亞洲時報記者雲海 徐民12月14日 撰文 攝影)中國四川漢源在出現騷亂之前,生活水平十分高。幾乎所有居民都有錢建洋房。可是,當地居民指出,有官員為了政績,為了興建水電站,竟然提出以土房的價格賠償那些被淹沒的洋房。

中國四川漢源騷亂充份反映出現行官員考核制度讓地方官追求數字政績的流弊。漢源本來堪稱人間樂土,該縣位於大渡河兩邊,縣內都是良田,每畝可產水稻1800斤,鄉鎮的農民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7000元!可是,一場政績風暴,這一切美好的事情立即化為泡影。

四川和漢源縣官員為了修建成瀑布溝水電站,不惜將大渡河兩邊畝產水稻1800斤的良田說成是深山峽谷。在拆遷條件還沒有談成的情況下,瀑布溝水電站準備在11月1日強制截流,終於釀成了10‧27大騷亂。

即將消失的“大樹神話”
過去的美好都將成泡影

緊鄰漢源縣城的大樹鎮就是其中將要淹沒的地方之一,一提到修瀑布溝水電站,當地的老百姓就有倒不盡的苦水。

1955年,大樹人背著紅苕砣砣和玉米饃饃在深山老林、大渡河邊安營紮寨,辟山引水,共修了22年,從大涼山甘洛縣平壩深山裏引來水源。1952年他們在大渡河上築防洪堤20公里。1972年又實施了著名的“圍河造田”,造田4000餘畝,改地變田9000畝。為了在大渡河上架一座大橋,大樹人在1984年就自籌資金372萬元,投勞360萬個工,經過8年時間才修建好至今仍在使用的大橋。大樹人從而創造了文明全國的“空中引水”神話。

“我親自參加了當時的修建。環境異常艱苦不說,在整個修建過程中就有52人死亡,700餘人傷殘。”原大樹鎮黨委書記陳林春回憶,如今的大樹鎮是全縣最富裕的鄉鎮,實現了“堰水灌良田,汽車到家園”的局面,人均收入突破7000元。

據悉,1976年,當時作為大樹鎮黨委書記的陳林春被評為第二次全中國農業學大寨代表,並受到李先念等黨和中國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鄉長劉福銀被接連三屆選為中國全國人大代表,當時的口號是“農業學大寨,西南學大樹”。而每天前來大樹鎮參觀的人最多達到萬人以上。

就在記者採訪的現場,一位老人便唱起了當年流行於四川的《歌唱大樹》:“大樹人是英雄漢,劈山引水鬥自然,深山修出林羅堰,大渡河邊地變田;大樹人是英雄漢,……”另一位老人則含著眼淚說,自己的大兒子就是在“空中引水”中20歲就死去了,後來孫子長到20歲時又繼續修了兩年,結果在工程中受了重傷。“要我們移民離開這裏,到邊遠的地方去,真讓人肝腸寸斷啊”。

記者來到大樹鎮海螺溝村採訪,這裏一馬平川,良田一望無垠,一農民指著田裏的莊稼說,這些都是豐產區,水稻一畝產量可達1700斤以上,除了水稻外,還可以種大蒜,僅蒜薹就能賣到4000元人民幣/畝,並遠銷日本等東南亞國家。

“這裏每畝田的產值在1萬元以上,如果種經濟作物、搞立體開發,每畝產值在1.5萬元到2萬元之間。”大樹鎮陳書記說,1977年為了推廣雜交水稻,在海螺溝五組搞了一畝試驗田,100人參與了收割,結果畝產達到1870斤。

在海螺溝村,整齊的樓房分佈在寬敞的水泥路邊,公路旁還有大超市、水吧、卡拉OK廳、娛樂活動室等設施,如果沒有人帶路,記者還以為到了一個鄉鎮。“這裏家家有摩托,戶戶有大彩電,很多家裏擁有私人轎車。”上屆的村支部書記對記者說道。

但是,這一切都因為瀑布溝水電站的修建而正在變化,單在大樹鎮,修水電站後就將淹沒9個村莊中的8個村,淹沒良田達1萬畝,移民18000餘人。而與大樹鎮同樣命運的富林鎮也將消失在茫茫水域中,據《漢源縣誌》記載:早在10萬年前,已有先民在流沙河和大渡河之濱繁衍生息,創造了“富林文化”、“獅子山文化”,這裏是漢文化與藏文化、中原文化與南昭文化的融會之地。

水電站給漢源帶來什麼
除了痛苦之外還是痛苦

“這些都將消失在茫茫汪洋中,”一位當地政府官員對記者說,“省上的領導說我們這裏是深丘大峽谷,其實我們這裏非常富裕,一年的糧食3年也吃不完,村民幾乎每天都能吃上肉。”

“另外從縣到省裏的許多官員甚至地方媒體都在謊話連篇。比如,全縣老百姓尤其是需要被淹沒的庫區百姓,絕對是沒有幾個人願意搬遷或者擁護水電站開工。不過那些官員對上面彙報說,當地老百姓不但願意搬遷而且還在水電站開工的當日,舞獅舞龍慶祝。並且還將現場照片放到了漢源政府網站上。”一知情人透露道。

果然,在漢源政府網站上,看到了2004年3月30日上午11時“漢源縣人民載歌載舞,歡慶瀑布溝水電站開工”的幾張照片。而照片上能看到的全是衣服光鮮的政府官員或者機關職工。更本看不到工人和農民模樣的人在旁邊歡慶。


早在20年前,來自地方政府的消息說,在漢源境內將修建一座大型水電站。

從2001年4月至今,漢源縣城面臨搬遷而停止了一切基礎建設,幾乎所有的建築公司都處於停業狀態,由於無工程可做,企業所有的機械長期閒置,對企業造成了上千萬元的損失。

“這些都是修瀑布溝水電站帶來的影響,而且瀑布溝水電站的修建並不要我們本地企業參與,甚至還排擠我們的民工。”一建築企業經理埋怨說。

“別的縣城都在更新和發展中,城市經營已經提上了日程,但漢源的城市卻在等待中慢慢變老。”一位縣領導對記者如是說。這位縣領導還對記者講,修電站前說是對地方經濟有利,但現在,電站的公司卻註冊在成都高新區,而修電站的營地卻建在了涼山州甘洛縣,並沒有刺激本地經濟的發展,相反,漢源縣被淹的地方都是一些沖積平原,是漢源縣最富裕的地方。

“大樹、富林、九襄是漢源經濟最發達的三鎮,也是漢源縣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大樹鎮和富林鎮都將面臨淹沒。這就意味著,漢源的經濟只有損失而沒有補充,我擔心漢源將會更加貧窮。”這位縣領導憂心忡忡。

“其實國電集團,也應該算是一個企業了,它在大渡河搞的這麼一個大型水電站當然也是為了投資後,有大的收益,也就是說該水電站的電將不是給我們天下老百姓所白用的,那為什麼這麼一個大企業就可以如此壓低我們老百姓的房產?而把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建立在我們老百姓的痛苦之上?這和強盜行為有什麼區分?”這是到庫區能聽到的最多的一類話語。

許多居民的裝修費就要近200元一平方。可是,那些老百姓花鉅款建設並裝修的房產只能按照300多元進行補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河南漢回械鬥衝突 地方官諱莫如深
中國各地惡性騷亂事件增多
非洲科特迪瓦爆發反法騷亂
中國民亂此起彼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