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觀光立國 扳回經濟劣勢

人氣 46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地方經濟嚴重蕭條,是日本泡沫經濟及產業空洞化的後遺症之一,即使日本整體經濟已經開始復甦,但區域經濟的復甦腳步明顯較慢,因此,在「招商」與「產業立地」政策之外,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的「觀光立國」宣言,恰與台灣的「2004觀光年」相呼應,台日兩國復甦地方經濟的方向一致。

客源目標 首重東亞
「日本產業空洞化的情況很嚴重,所以日本政府希望發展觀光業,使外縣市經濟能更加活絡。」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部課長輔佐柴田聰,以此說明「觀光立國」政策的意旨。

這項政策目標,是在2010年時,至日本旅遊的外國觀光客,能由目前的5百萬人次,增至1千萬人次,簡言之,就是要讓「外國觀光客double」。

根據世界觀光聯盟(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統計,至2002年底,日本的外國觀光客人數約524萬人次,全球排名第33名(台灣則是遠遠落在排名之外),但是,當年出國旅遊的日本人,則超過1千6百萬人次,嚴重的「旅遊逆差」,也是日本提出「觀光立國」宣言的原因之一。

此外,日本政府也深切體認到觀光客所帶來的龐大經濟效益。「在2002年,觀光帶動的經濟效益是49.4兆日圓,占日本國內生產總額的5.4%,創造出來的雇用人口超過398萬人,占日本總勞動人口的6%。」

柴田聰以實際的數據說明觀光業的重要性,不過,他也強調,創造這些觀光經濟效益的主力,還是日本的國內觀光客,以日本的觀光業銷售總額為例,2002年為21.3兆日圓,但其中僅有7%,是國外觀光客的貢獻。

日本要讓外國觀光客在2010年double,首要的努力目標還是放在東亞國家,因為東亞國家是日本最大的外國觀光客來源,其中,韓國是日本最大的觀光出口國,其次就是台灣,每年約有100萬人次的台灣觀光客前往日本,而每年到台灣的日本觀光客,也約100萬人次,台日間的旅遊呈現難得的平衡狀況,這也是日本與台灣在推動觀光時,都不約而同以對方為主要目標的原因。

為了吸引東亞國家的旅客,宣傳是最基本的工作,「日本為了落實觀光立國政策,光是到亞洲各國宣傳,就撥了20億日圓的預算。」我國駐日代表羅福全說明日本發展觀光業的努力。

聯合城市 全民運動
只是靠政府加強宣傳,可能還是不夠,因此,日本的觀光業者本身也相當努力,以北海道為例,因為雪景與溫泉的吸引力,每年到北海道旅遊的外國觀光客,以台灣人最多,因此,北海道一些溫泉旅館的業者,開始要求員工學中文、台語,北海道定山溪當地的1位溫泉旅館老闆,在台灣旅客用餐時,就一再用彆腳台語問:「好呷?」當台灣旅客稱讚他台語講得好時,他笑著說:「謝謝,我今天下午剛上完台語課。」

「為了吸引觀光客,定山溪除了傳統的『河童祭典』之外,3年前也開始舉行『茶慶典』。」定山溪觀光協會常務理事小田勝義,說明當地振興觀光業的努力。

大阪府商工勞動部觀光交流課課長輔佐山本親于則說:「以往大阪是商業及產業的城市,不太重視觀光,後來發現觀光的經濟效果,因此,2002年11月,大阪府知事太田房江,也發布『觀光立都大阪』宣言。」

大阪要「觀光立都」,的確有基本實力,長久以來,大阪在日本是以「天下的廚房」著稱,美食是主要賣點之一,近年來大阪也加強開發溫泉資源,另一方面,大阪還有交通上的優勢,除了關西機場繼續擴建外,從大阪到京都、神戶及奈良,坐新幹線都只要30分鐘,因此,大阪決定結合這3個城市,一起振興觀光業。

此外2001年在大阪開幕的日本環球影城主題樂園(USJ,Universal Studios Japan),也是大阪吸引觀光客的另一項利器,「大阪的環球主題樂園是美國以外的第1座,每年入園者超過1千萬人次,遠高於美國的6百萬人次。」

台灣動力 有待加強
日本環球影城營業本部營業部經理田中慶武說,到USJ的外國觀光客還是不多,1年僅約40萬人,因此,USJ近來強力對外宣傳,希望吸引外國觀光客。

日本中央政府與各地方政府,努力發展觀光業,除了觀光業可以振興地方經濟外,也是認為觀光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日本的製造業及工業產值為38兆日圓,但服務業僅有1兆日圓,觀光業占總產值的比重還是很低。」我國駐日代表羅福全說明日本的產業狀況。

和日本相較,台灣的觀光業產值更低,台灣提出「2004觀光年」的構想,的確是復甦區域經濟的正確方向,不過,要發展觀光業,可能還要更多的努力,日本中央與地方全面動起來的那種活力,目前台灣還沒有明顯感受到,也許等到總統大選激情平息之後,那樣的活力才會逐漸浮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劇白色巨塔結局創超高收視率
日本南部發現疑似豬瘟病例
日財相指稱日政府拋售日圓政策並未改變
练就一副铁肠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