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诉说少女情怀 李临秋的‘望春风’打动人心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6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六日电)“孤夜无伴守灯下,清风对面吹,十七八岁未出嫁,想到少年家”…疼惜台湾,喜爱本土文化的人,几乎都能哼上两句“望春风”。这首由邓雨贤谱曲、李临秋作词的歌曲,打动台湾人的心,七十多年来和“雨夜花”、“补破网”、“望你早归”等在台湾民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感怀李临秋对台湾歌谣的贡献,永乐扶轮社今天特别在红楼剧场举办“‘望春风’原味重现──找寻少年李临秋音乐会”;不禁让人又回想到一九三三年住在大稻埕“风头壁,港仔沟”(今西宁北路86巷口)的李临秋,以诉说少女情怀,创作出这首曲子,且直到今天仍触动着台湾人的心。

“望春风”的诞生地是在永乐町;李临秋早年日据时代因家境所需,曾经在永乐座(永乐戏院)担任“给仕仔”,即工友之职,而在戏院环境的因缘际会之下,具有诗书底子的李临秋,尝试创作电影歌词,不久即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所延揽。

一九三二年写了“一个红蛋“,一九三三年则创作“望春风”,一九三五年是“四季红”,一九四八年是“补破网”,奠定李临秋为台语歌谣作家的地位。

当年永乐戏院“补破网”舞台剧,,由“永乐胜利剧团”担任,然要谈台语歌谣就不能忽略掉作曲家邓雨贤,包括“望春风”,“四季红”都是邓雨贤作曲。

演出“望春风”也曾发生小插曲,当年台籍音乐家谢爱洁,为推展李临秋,邓雨贤的作品决定在国家音乐厅办一场音乐会, 不料被国家音乐厅视为是流行歌而打回票,令人沮丧。

后来经作家钟肇政的努力,写信求见文化复兴总会会长前台湾总统李登辉,说明台湾歌谣应视为文化的一环,终得以将邓雨贤李临秋的作品音乐会在一九九二年七月十四、十五日在国家音乐厅演出。

透过音乐会的带领,让大家回顾历史上这个时期台语歌谣文化艰难的成长过程;值得一提是当时人文荟萃的大稻埕,正是蕴育台湾歌谣的圣地,让后人知道这些节奏熟悉,旋律紧扣台湾人心的歌曲多是诞生在这个地方。

随着“望春风”的旋律,过去一段台湾人走过的日子,也浮在眼前,让大家更珍惜这些珍贵文化资产。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