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報紙評董建華政改報告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鄧志達香港報導) 香港傳媒星期五繼續重點報導特首董建華提交給中國人大常委會的政改報告的消息以及各界反應。

香港的電視在整點新聞節目中繼續報導有關董特首提交政改報告的消息。其中有線電視還在下午全程轉播立法會有關政改的特別會議。星期五香港親中報紙文匯報和大公報都以頭版頭條報導,標題一致,都是:07/08選舉辦法應予修改。這兩份報紙還在顯要位置列出報告提到的九項條件。

香港各大報都發表社論評論政改報告。明報社論的標題是:中央應放心、港人應爭取。社論說,報告已經刻意平衡民意,所以中央可以放心,允許特區政府盡快開始下一階段的政制檢討。明報社論還說:“雖然香港社會對民主的步伐有不同意見,但對民主的訴求是明顯的。若以缺乏政治人才作為拖慢政制發展的理由,卻缺乏說服力。”社論認為:“香港人應該以理性平和的態度據理力爭,設法說服中央和特區政府同意一個合理的民主進程。”

香港成報社論標題是:政改空間有限、港人仍有作為。社評說:“事態發展至今,中央已經完全主導政改方向,普遍的輿論亦已逐步轉向。今後港人可以著力的,只是討論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下改革政制。”

香港蘋果日報頭版頭條標題說:“特首自導自演,設九關卡,普選渺茫。”該報有大幅漫畫,畫的是董建華站在鐵路岔道旁,拿這小紅旗指揮交通。香港經濟日報的社論標題是:政制核心問題、豈止選舉方式。社論說:“香港政制困境不止於選舉方式。若要脫困,各方不能只提出選舉方案,更需有全盤的政制建議。”

香港信報社論說:“政改應有路線圖、中間落墨忌極端。”社論說,香港對政改的訴求,並不是“一朝變天、推倒重來”。社論問:“為什麼不同政見主張的黨派不能協商出一條中間路線、一個可以為香港和中央政府都接受的政改方案?”

香港星島日報社論說:“發展民主不應危害經濟。”社論說:“報告內的種種憂慮,的確有值得深思的地方,像最近公屋減租風波,就是不成熟民主下福利主義泛濫的例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葉國華建議董建華盡快提出香港政改報告
外界對人大解釋香港基本法的反應
董建華回應政改 人大拒絕承諾不再釋法
香港一團體斥責人大阻撓香港民主進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