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童調查:其實爸爸媽媽不了解我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趙曉慧台北報導)每年的四月四日是台灣的兒童節,「兒福聯盟基金會」今天公佈一項台灣都市兒童家庭生活狀況的調查,發現兒童心中期待的生活與現實上並不一致,專家呼籲家長要多傾聽兒童的心聲。

這項調查的抽樣對象,主要是包含台北市在內的都市地區的兒童,學齡為國小五、六年級(約11歲),瞭解他們平日與家人的互動關係、下課後狀況、休閒生活的安排方式等。

家庭活動:最想買書、戶外活動

在台灣兒童的家庭生活中,與父母最常從事的家庭活動,最普遍的是「看電視」(佔71.1%),其次是「吃飯」(佔63.7%),但是兒童最想做的其實是「買書」(佔62.3%)與「戶外活動」(佔60%)。

調查還說,40.1%的兒童沒有機會與家人一起吃飯,57.6%的兒童極少與父母討論事情。雙親之中,花最多時間陪伴兒童的是「媽媽」(佔75.3%),其次是「爸爸」(佔43.5%)。

放學後:最想「回家」

台灣兒童在放學之後,最常去的地方之一是「才藝班或安親班」(約50%),但是兒童其實最想「回家」(佔66.9%),想去安親班的僅佔5%,想去才藝班僅佔3.3%。

「英語」是台灣兒童最熱門的課餘才藝活動(佔76%),「珠算」、「心算」、「數學」次之,顯示台灣兒童的才藝項目還是以智育為取向。

決定兒童的才藝項目,多半來自於媽媽(佔54%),其次是爸媽與自己討論後決定,最後才是由爸爸或自己決定。

調查還指出,台北市有53.4%的兒童同時學習3項以上的才藝,調查中也發現,共有9位受訪兒童同時學習10項以上的才藝。

零用錢:平均每月三十塊美金

在零用錢方面,台灣兒童平均每月擁有台幣一千元(約30塊美金),九位受訪兒童超過台幣三千元(約90塊美金),最高金額是台北兩位受訪兒童擁有台幣二萬元(約600塊美金),至於沒有零用錢的兒童佔220位。

拿到零用錢之後,大部分的兒童選擇「存起來」(超過80%),其次是用來「買文具」(佔50%),較令父母擔心的打電動玩具、買漫畫書、買玩具等比例並不高。

生活伴侶:電視及電腦

在不上學的時間中,台灣兒童通常花時間在「看電視」(超過70%),更有24.4%的兒童花3小時以上的時間看電視。

台灣兒童最愛的電視節目是「卡通」(佔65.5%),其次是「綜藝節目」(佔51%),「教育節目」只受到10%的兒童青睞,「兒童節目」與「教育節目」受歡迎的程度還遠不如「新聞」、「電視劇」、「電影」、「靈異節目」(講鬼故事)。

「電腦」已成為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工具,這項調查顯示,台灣兒童平日使用電腦的時間並不長(超過50%),每天使用電腦超過三小時的兒童約佔13.5%。

電腦對於台灣兒童的用途,以「查資料」最多(佔63.5%),「做功課」次之,「打電動遊戲」也有50%以上。有30%以上的台灣兒童,會使用互聯網下載資料、收發E-mail與進入聊天室聊天。

兒童專家的呼籲

對於許多兒童無法與家人共進晚餐、討論事情的現象,「兒福聯盟」建議,家長應多關心孩子生活上面對的大小事情,多花時傾聽與陪伴,也提醒兒童多利用「唉唷喂呀」專線電話(0800-003-123)訴說心事。

兒福還說,兒童放學之後希望可以直接回家,而不是參加課後輔導或到才藝班、安親班,兒童需有喘息的時間,父母也不應剝奪其遊戲權,唯有平衡的發展,才能有健康的身心。

在零用錢的問題上,兒福建議家長,應該多培養兒童的金錢使用及理財觀念,有220位兒童沒有零用錢,然而卻也有部分兒童的零用錢高達台幣二萬元以上,家長應該適度給予零用錢,但卻不宜以金錢作為親子互動的補償。

在看電視節目上,家長應關心瞭解兒童所看的節目內容是否有礙身心發展,適時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

兒福表示,比起電視,互聯網的影響更無遠弗屆,危險性與不可預測性也更高,兒童需要父母的幫助,過濾互連網世界中的陷阱與誘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迎接一年一度兒童節,「大都會廣場」將於四月四號兒同節當天舉行「兒童節好禮fun送」活動,歡迎父母偕同子女一起參加!
  •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等單位最新調查顯示,北京等十個省市每年約有1萬六千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每天約有40名學生非正常死亡,死於食物中毒、溺水、交通等意外事故,其中約80%的死亡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 日本兒童科學會的一項調查顯示,長時間觀看電視和錄影帶的孩子,在語言能力的發展方面比花較少時間看電視的孩子要來得遲緩。學會建議家長不要讓兩歲以下的幼兒長時間收看電視。
  • 新竹市兒童疝氣去年度篩檢結果出爐,三千多名幼童中有七十四個兒童患有疝氣,其中女童有四十三個,比例高於男童。醫師呼籲,疝氣不是男生專利,女童也有疝氣問題,因此家長也要注意女童的身心發展。新竹醫院小兒科外科主任黃元惠醫師表示,依據國內外的篩檢報告,孩童疝氣的發生率約為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其中男生約佔九成,女生只有一成。但這次篩檢的結果,有疝氣孩童的比率,比以往減少一半,但女生的比率明顯偏高。
  • 喜愛喝酒和吸煙的外國觀光客到泰國旅遊必須謹慎,不能帶領未滿十八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進入酒吧和代為購買煙酒,因泰國兒童保護法今日生效,禁止未成年人沾酒和吸煙。
  • 中國國務院3月30號發表2003年中國人權狀況白皮書,把2003年稱為中國人權發展具有重要里程碑的一年。然而剛剛在兩天前,中國當局突然逮捕了三名天安門死難者的家屬。 中國國務院星期二發表的2003年人權狀況白皮書長達一萬六千字,分8個部份,從人民的生存權說起,到公民權,政治權,司法保障到經濟社會婦女兒童和少數民族與殘疾人權利。 *大赦國際否認中國人權大有進展*
  • 泰國保護兒童法三十日生效後,疏忽管教兒女的父母將遭到警方裁奪父母管教權,甚至入獄和罰鍰,多數民眾認為這是侵犯父母的權利和自由,懲罰父母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而強烈反對。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年的兒童資產系列活動,以「古蹟傳祕技‧頑童樂翻天」為主題,活動場域以古蹟、歷史建築為主,設計以遊、賞、做、玩為軸心,四月三日和四日將在全國二十二縣市同步展開二十六項活動。文建會表示,文化資產保存的推動,首重觀念的啟迪及切身體驗的印象,此次活動希望兒童在參與及實際動手做的過程中,了解自己周遭的生活環境,進而去珍惜人文及自然珍貴資產。今年活動主軸是在台北縣林本源園邸舉行的「齊天大聖林家花園嬉遊記」,其他二十一縣市的活動也豐富有趣,例如台北市「四四南村時光探險列車」、高雄市「相見歡--向老師傅學絕活」、宜蘭縣「蘭城建築‧歌仔嬉遊記」、桃園縣「就是愛古蹟--桃園資產獻寶記」、苗栗縣「哈客小頑童-起屋‧看戲‧來去溜」等。
  • 台北縣各國小選出的四十位校園小記者,今天提前度過難忘的兒童節,她們在縣府模擬一場「縣長與小記者有約」的麻辣記者會,小記者們扮演電視雙主播、SNG連線記者等角色,充分發揮記者專業犀利的採訪追擊本色,一連串問了縣長蘇貞昌許多有趣的問題,問答之間妙趣橫生。不過,小朋友終歸是小朋友,一踏進縣政會議室就對新科技的視訊設備連呼驚奇,尤其看到平常在電視中高喊「衝衝衝」的蘇貞昌時,更是興奮的差點忘了自己是小記者的身分,不過當進行採訪提問時台風卻表現的頗為穩重,問題也相當犀利。
  • 大陸一項調查顯示,一成大陸兒童肥胖,而且肥胖兒童數目正在增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