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告 中國會不計後果對台灣動武

標籤:

【大紀元4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常鵬編譯報導)人們很難想像中國會對台灣動用武力。是的,中國政府為什麼要改變為13億人民所規劃明智而有序的經濟發展路線,而對其主要投資者台灣發動某種形態的軍事攻擊行動呢?然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亞太媒體網絡主任湯姆-普萊特(Tom Plate) 3月30在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发表评论指出,國際社會對北京方面的臆測,後果恐怕是令人震驚的。

普萊特說,猜想結果可能令所有旁觀國就像看到上世紀的文化大革命般的震懾,尚且不提六四天安門事件。屆時,至少幾年間,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又將變成被國際社會所摒棄的對象。那時,美國堅決反共的共和黨人士會說:「我早告訴過你了!」。而現在責怪中國使美國失業情況惡化並反對自由貿易的民主黨人士會說:「你看壞人又囂張起來了。」甚至連可敬的法國也不得不規避,以尋求政治庇護。所以,假使中共的侵略能成功,那麼它雖然攫取了台灣,但會輸掉全世界。

普萊特曾經以為,在現今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中國不會忘卻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而只顧政治利害。但他現在開始接受這樣一種可能性:中共內部具有影響的勢力正以一種不同於經濟學者理智的步調向前邁進,其結果可能便是對台訴諸武力。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所推選的陳水扁總統雖已宣布連任成功,競選期間有人發出了第一槍,其中透露著詭異。

香港36位人大代表之一馬力先生是親北京的民主建港聯盟主席,他在北京的時間大概比其他來自香港的代表都多,並參加多場全員出席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因此對北京的情況非常瞭解。對於陳水扁所治理的台灣,馬先生向普萊特透露,中國已做了發動戰爭的準備,至少是對領空與領海的封鎖行動,其準備的程度超過人們所能想得到的。

馬先生表示:「說不可能會有軍事行動,我並不同意。」「如果陳水扁當政,其可能性就會更高。」陳先生代表台灣的民主進步黨,他經常在正式獨立的觀念上作文章,並以此嘲弄中共當局。3月20日喧閙的總統選舉中,陳先生肯定不是北京所屬意的對象。在北京的眼中,台灣與香港並無不同,被認為是法定上中國的一部份。1997年香港交予中國時,根據新的基本法英國在此問題上已同意大陸方面的想法。但是台灣的許多民眾,不論在理論上或是實際上,都不希望被比照香港此種法定上的依附模式。事實上,約半數民眾都投票給陳水扁,使其支持率比上次選舉增加了25%。

而理論上北京的立場也並不是要反對台灣與香港實行的民選制度,只要其結果不會挑戰到北京當局的統治權底線即可。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所稱的「一國兩制」之理念,一部份是想要取巧性的處理香港(市場導向、企業化)與大陸(國家導向、集產式)間政治與文化上的歧異,而又不會減損北京的政治主權。這表明香港自己在政體上並不是最終作主的人,北京才是。

普萊特在文章中指出,對北京而言,台灣此次具爭議性的選舉結果對香港具有明顯的暗示作用。要是人民也想要選出一個港式的陳水扁,並挑戰北京當局怎麼辦?這就是為什麼馬先生可以容易的想像出一個場景—除掉陳、保有台灣並阻止在香港產生一個陳水扁的翻版。可稱其為先發制式或者是預防式的戰爭(儘管聯合國安理會無法認同此種侵略之行逕,某些主要強權皆以此名義為其行動正當化)。馬先生直言不諱的說:「這就是人民解放軍要對台灣採取的行動。」

中國害怕陳水扁會成為使祖國瓦解的第一張骨牌。因此,人民解放軍要攫取它。在這種狀況下,同時又基於歷史性的賭注,人們就不難想像中國為何會針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選後爭議越來越激烈
人身險重複投保 不得拒賠
壽險業:將嚴格控管核保理賠
民間出版地圖 可不必送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