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台上訪村(4)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江河報導)   中國首都北京的豐台區有個上訪村。上訪村裡住著中國的上訪族。上訪族的人來自全國各地,每個人都有令人觸目驚心的悲慘經歷。他們成年累月地在這裡申訴哭嚎,希望北京城裡的達官顯貴能夠為他們昭雪冤屈,主持公道。可是他們能夠如願以償嗎?美國之音記者江河採訪了一批上訪人員,做了一個關於上訪的專題系列報導。這是第四集,介紹這些上訪人員的結局。 *寄希望於中央政府*

上訪者岳永進說:“上訪肯定是一條不歸路,特別艱難。你踏上這條路就沒有回頭路。你就是有很多委屈、冤屈和苦衷,你跟誰說啊!”孫增氣說:“說沒處說去,告狀誰告的起呀!本來人民生活就挺難的, 孩子上學都上不起, 還能有錢告狀去! ”陳萬義說:“上訪花的費用低一點。要是打官司,我們走法律程序的話,我們百姓沒有錢。打不起這個官司。”

在這些上訪者的心目中,他們之所以選擇走上訪之路而不願意通過法院打官司,首先是因為打官司太貴,其次就是他們認為地方法院和當地政府互相勾結,即使打官司也無法勝訴。因此,這些可憐巴巴的弱勢群體只好寄希望於中央政府有包公、海瑞這樣的現代清天老爺,能夠替他們做主,為他們的冤屈平反昭雪。然而,他們的美好期望往往是一次又一次地落空。

去年11月,中國國家信訪局局長周佔順曾公開表示,在當前群眾信訪特別是群眾集體上訪反映的問題中,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實際困難和問題,80%以上是可以通過各級黨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決的。

然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信訪局一位高層官員認為,越來越多的上訪案件,使信訪部門有限的權力、效率和百姓的願望存在很大差距。

遼寧省的上訪人員岳永進說,從他這幾年的上訪經歷來看,雖然接待上訪的人士總的來說態度比較好,但他們通常都是間接地處理一下,最後還是轉回當地解決。他說:“多數人非常同情,願意幫我們解決。比如打電話啦,或者發批示啦,或者是發信函啦,或者是給開個什麼信訪這方面的信拿到地方。但實際上到了省裡、市裡、區裡了,就是推來推去又回到區裡了。”

*地方政府腐敗*

許多上訪人士都說,一旦他們上訪的案子被轉到本地解決,當地有關部門就開始‘踢皮球’,採取互相推諉的戰術。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官員不但不懲處被上訪者揭發的壞官員,反而把這些人調往其他單位甚至提拔他們。河北上訪農民孫增氣說:“不但沒有受到處份,反而都有提升。 意思就是向舉報他們的農民示威、施加壓力。”

一些中國官員以穩定為由,把上訪人員誣蔑為破壞穩定分子。因而借機保護被上訪者舉報的貪官。然而,遼寧上訪者岳永進認為,壓迫越重,反抗越烈。腐敗不除,國無寧日。他說:“貪污腐敗問題不解決,農民他不可能穩定,永遠不可能穩定。他利益被侵犯,飯碗打了,失業了。沒有活路,那他只能上訪。而且是越來越厲害。越打擊報復越厲害。今天五個人,明天十個人。下一次可能成百。我在北京遇到過幾百人上訪。幾十人、幾百人上訪常常遇見。”

[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上訪者的一個主要誤區就是,他們往往認為中央政府的政策是好的,只是地方政府的土政策不好。也就是說,經是好的,被和尚念歪了。他說,實際上,不應該把中央的政策和地方的政策區分開來,上訪者反映的許多問題的根子還是在中央。他說:“中國現在有一個很有趣的現像。當在基層發生問題的時候,都把它局限地說成是地方政府。那麼為什麼就不一層一層往上追究呢?鄉幹部出問題,那是縣委組織部任命的。縣委組織部應該承擔責任。縣委組織部任命的壞幹部,省委組織部應該承擔責任。然後一級一級的往上追。那麼多的壞幹部,中央組織部為什麼不承擔責任!曾慶紅為什麼還升了官?!”

盡管上訪之難,難於上青天,但是中國的上訪族並不會知難而退,他們仍然要堅持把這條路走到底,甚至還要搞國際上訪。即使這意味著他們要把有限的生命虛耗在無盡的企盼中,也在所不惜。因為這個弱勢群體已經沒有退路。岳永進說:“上訪一條路就是最艱難的路,也是一條不歸路。不逼上絕路誰也不會上訪去。農民他要穩定,他要飯吃,要減輕負擔,要增加收入。這些貪官層層都在盤剝他們,他怎麼能不上訪呢! ”上訪者劉傑說:“我還要繼續堅持到底。能不能得到這個權利, 我已經在中國的法律途經上走到頭了。 我也走到最高層了。 所有的途經我也走到了。如果我的權利得不到,我就向國際申請, 向聯合國申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密西根州舉行紀念講座 歸正4.25事件原貌
史達﹕江澤民和“截訪警察”的荒唐
上海將擴大制止與嚴懲示威伸冤告狀民眾
被迫遷移的唐山農民多年上訪無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