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應是避風港和休養地

《角聲論壇》談「家庭暴力」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記者石具紐約報導】法拉盛《角聲社區論壇》於週一晚(4月26日)在法拉盛購物中心舉辦了題為「家庭暴力」的講座。該講座由王張令瑜女士主持﹐特邀資深律師黃敏儀女士和在紐約市亞裔婦女中心工作的資深輔導員劉元芬女士共同探討家庭暴力的原因﹐於何種情況下將引起政府介入﹐受虐方保護措施﹐施暴方心裡精神舒解及治療等情況。

劉元芬女士首先介紹紐約市亞裔婦女中心是24小時對亞裔開放﹐專門在家庭暴力事件中對亞裔婦女﹑兒童﹑老人甚至男子提供法律﹑生活﹑心理等各方面援助的機構。

劉元芬女士說:「家庭暴力可表現在口頭﹑身體﹑精神及性虐待等方面。家庭暴力多顯週期性出現﹐情況時好時壞﹐並且週期逐漸縮短。在經歷多年的輔導員工作﹐劉元芬女士發現﹐在華人頭腦中常有以下誤區:1‧打人的男人沒受過教育﹐她發現三分之一的施暴者是專業人士﹐其中包括律師﹑醫生﹑公司經理等。2‧打人的男人都有不良嗜好。其實不然﹐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八精神失常者。」

劉元芬女士特別提到﹐自96年起法律規定家庭暴力受害婦女可單獨申請綠卡﹐不必再依附施暴丈夫﹐所以因綠卡原因不願求助的婦女應放下包袱﹔有些婦女因為考慮孩子不願求助﹐但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常被夾在家庭暴力中間﹐被傷害的機率反而增加。

有家庭暴力發生﹐或知道朋友中有此遭遇者﹐可打24小時電話 1-888-888-7702 向紐約市亞裔婦女中心求助。

在家庭避難所(Sanctuary for family)工作的黃敏儀律師﹐也就孩子的贍養權﹑家庭保護令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建議。有關此類問題可電詢 718-993-5990。

勞伯祥牧師在會後總結說﹐在聽今天論壇過程中﹐心情很沉重﹐一直很想哭。家庭本應是一個避風港和休養地﹐是每一個家庭成員在外忙碌一天後放松的地方。但是有些家庭卻沒有了這種內涵﹐增加了暴力的成份。主講人介紹暴力是循環性重複發生。陷於家庭暴力事件中的個人是很弱小的﹐真正聰明的人應清楚什麼情況下已經超出了自己能力的範圍﹐向社會或他人求助。

勞伯祥牧師宣佈﹐角聲中心將與台灣利新基金會在紐約創立一個家庭暴力援助計劃﹐專門幫助華裔社區﹐5月1日下午2點在台灣會館(法拉盛 北方大道)舉行開幕儀式﹐歡迎大家參加。

最後主持人王張令瑜女士告訴大家﹐打911或311電話求助時﹐如有語言障礙可重複說Chinese便可得到華語翻譯幫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水扁簽署家庭暴力與性暴力防治公約
北京市首座婦女庇護所成立一年無人求助
上海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1/3選擇忍
看不見的傷痕 「冷暴力」最傷女人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