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应是避风港和休养地

《角声论坛》谈“家庭暴力”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记者石具纽约报导】法拉盛《角声社区论坛》于周一晚(4月26日)在法拉盛购物中心举办了题为“家庭暴力”的讲座。该讲座由王张令瑜女士主持﹐特邀资深律师黄敏仪女士和在纽约市亚裔妇女中心工作的资深辅导员刘元芬女士共同探讨家庭暴力的原因﹐于何种情况下将引起政府介入﹐受虐方保护措施﹐施暴方心里精神舒解及治疗等情况。

刘元芬女士首先介绍纽约市亚裔妇女中心是24小时对亚裔开放﹐专门在家庭暴力事件中对亚裔妇女﹑儿童﹑老人甚至男子提供法律﹑生活﹑心理等各方面援助的机构。

刘元芬女士说:“家庭暴力可表现在口头﹑身体﹑精神及性虐待等方面。家庭暴力多显周期性出现﹐情况时好时坏﹐并且周期逐渐缩短。在经历多年的辅导员工作﹐刘元芬女士发现﹐在华人头脑中常有以下误区:1‧打人的男人没受过教育﹐她发现三分之一的施暴者是专业人士﹐其中包括律师﹑医生﹑公司经理等。2‧打人的男人都有不良嗜好。其实不然﹐调查显示只有百分之八精神失常者。”

刘元芬女士特别提到﹐自96年起法律规定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可单独申请绿卡﹐不必再依附施暴丈夫﹐所以因绿卡原因不愿求助的妇女应放下包袱﹔有些妇女因为考虑孩子不愿求助﹐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常被夹在家庭暴力中间﹐被伤害的概率反而增加。

有家庭暴力发生﹐或知道朋友中有此遭遇者﹐可打24小时电话 1-888-888-7702 向纽约市亚裔妇女中心求助。

在家庭避难所(Sanctuary for family)工作的黄敏仪律师﹐也就孩子的赡养权﹑家庭保护令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建议。有关此类问题可电询 718-993-5990。

劳伯祥牧师在会后总结说﹐在听今天论坛过程中﹐心情很沉重﹐一直很想哭。家庭本应是一个避风港和休养地﹐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外忙碌一天后放松的地方。但是有些家庭却没有了这种内涵﹐增加了暴力的成分。主讲人介绍暴力是循环性重复发生。陷于家庭暴力事件中的个人是很弱小的﹐真正聪明的人应清楚什么情况下已经超出了自己能力的范围﹐向社会或他人求助。

劳伯祥牧师宣布﹐角声中心将与台湾利新基金会在纽约创立一个家庭暴力援助计划﹐专门帮助华裔社区﹐5月1日下午2点在台湾会馆(法拉盛 北方大道)举行开幕仪式﹐欢迎大家参加。

最后主持人王张令瑜女士告诉大家﹐打911或311电话求助时﹐如有语言障碍可重复说Chinese便可得到华语翻译帮助。(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陈水扁签署家庭暴力与性暴力防治公约
北京市首座妇女庇护所成立一年无人求助
上海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1/3选择忍
看不见的伤痕 “冷暴力”最伤女人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