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煉大地的情感 信樂及伊賀柴燒之美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5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日本信樂陶藝家說:「藉研習古老的工程,可以維護自然,進而體會天候或四季的重要性。」信樂及伊賀的柴燒,便是透過古老的自然法則,在浴火的蛻變與淬煉中脫穎而出,形成一種最接近大地情感的純實美感。

 位於琵琶湖東南一帶的信樂,琵琶湖四周山嶺花崗石風化後,經由雨水沖積沉澱在湖底而成粘土層,採掘出的粘土,有花崗岩直接風化堆積的一次粘土--蛙目土,也有風化後經沖積沉澱的二次粘土--木節土,土質粗糙、粘性差,信樂的陶工們就利用這兩種粘土混合,並以手拉胚轉盤依古法製成手工陶器。

以柴燒傳統製陶的信樂燒,柴燒落灰與土中的長石成份,形成自然特殊的肌理釉色,因土質、空氣的濕度與窯中燃燒條件的變化,形成不同的色調,發色從赤、薄赤、赤黃、白黃、褐、赤褐、灰色調等,在茶陶中被視為極品,可呈現茶道孤寂的美感。

 至於伊賀燒則來自信樂町旁阿山郡的伊賀,保留著數百年前桃山時代(1573-1600)的茶陶風格,其造型自由奔放、富於變化。與信樂燒相較,伊賀燒又更家純樸自然,以無釉高溫還原燒成,表面粗獷的質感中蘊藏著細膩的變化,時而崩出岩塊裂痕,以這種破調之美,引述大自然的生態並非完美無瑕。

 現於日本橘吉創作陶器舉辦的日本柴燒特展,展出信樂燒陶藝,並搭配古伊賀燒、織布燒及黃瀨戶燒等作品,包括岐阜縣神社廳的御用窯藏珍窯精品,及伊賀燒知名藝術家新歡嗣的作品,都在展出之列。展期至五月三十一日,詳洽(02)27128747。(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鶯歌陶博館舉辦當代國際陶藝創作講座交流
黃榮村肯定交趾陶藝大師吳良斌藝術教育貢獻
中正紀念堂靜坐學生  拆帳篷靜坐不再絕食
配合桐花祭 苗栗陶藝業者推出桐花陶藝DIY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