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最老牌工运团体 劳阵斗阵20年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3日讯】 自由时报记者丁匀婷╱专题报导

 翻开20年前的刊物“劳动者”,你将会看到大剌剌署名郭吉仁、贺端藩、唐云腾写的文章,谈着劳工权益的自觉自主,还会发现赖劲麟痛批成立不久的劳委会绩效不彰,“为资本家执行劳工政策”。劳动者杂志如同“台湾劳工阵线”的成长日记,不仅记录了近20年来的台湾工运发展,同时也培植当今工会领域的主要运动者,以及在劳委会担任要职的政务官。

 20年的时光可让人乌丝变白发,少年郎转成大人样,如今,他们的身份相当有趣,郭吉仁曾出任劳委会副主委,近日转任劳保监理委员会主委,贺端藩担任劳委会主秘,唐云腾是劳委会主委办公室主任,近来赖劲麟更由立法委员转任政务官,接下郭吉仁的棒子,出任劳委会副主委,并被外界视为劳委会主委陈菊日后另获重用时的接班人。

 劳阵第一部:知识份子化理想为行动
 “台湾劳工阵线”最初是知识份子集合体,劳动者刊物处于不定期出刊状态,有如20年前劳工的困境纪录史。

 对照劳基法于1984年7月实施,劳阵前身“台湾法律支援会”,成立1984年5月1日,唐云腾成为首位、也是唯一正职工作人员。

 唐云腾“校长兼撞钟”之后,赖劲麟在1987年出任总干事,经常守在工厂门口发劳工教育传单,当然,情治单位也会派员“顾门口”。

 当今政坛红人邱义仁,还担任过劳阵第一届主委,第一届执行委员还包括郭吉仁、贺端藩、简锡堦、杨青矗、袁嬿嬿、苏庆黎等人。

 这个时期的劳阵,担任的是后勤支援者角色,还没有走上街头,而是以义务法律咨询,解决国内业者积欠工资事件、劳保权益及职业病认定争议,介绍他国劳工启蒙运动经验,藉以吸引基层工会信任。

 但当时工会多不敢与劳阵贸然接触,只有“出代志”的时候,才会主动上门求援,使得此阶段服务的个案达数千多件。

 劳阵第二部:从花瓶工会转向战斗工会
 在解严前后的氛围中,劳阵成员进入一些工厂协助组织工会,或透过体制外的联谊会,促进工会的自主化及民主化发展,然后逐渐地冲撞体制,成为组织训练“由下而上”的倡议者。

 “台湾劳工法律支援会”也改名为“台湾劳工运动支援会”,劳阵成员进入工会实施劳工教育,希望“花瓶工会”成为“战斗工会”,并积极投入劳基法、工会法及劳资争议处理法的修法工作。

 由于政府在1985年推动产业南向政策,制鞋、电路板、马达等制造业及纺织业先后至印尼、越南设分厂,之后却陆续关掉台湾厂,政府也开始讨论国营事业民营化议题。

 这时候,台湾劳工开始面临企业转型、失业、关厂歇业潮及劳资争议,但上街头争权益的工会干部却被视为“工运流氓”,不少人被判刑,社会运动处于受打压的沉闷时代。

 有趣的是,在“劳动者”杂志中可发现一些记者发表文章,讨论当时的工运事件,比如纪惠容、吴如萍、王幼玲等人。

 之后纪惠容踏入非营利组织,王幼玲现在是劳委会职训局主秘,最广为流传的佳话,则是赖劲麟与记者吴如萍因而相知相惜,还特别选在五一劳动节结缡成夫妻,“想要不记得结婚纪念日都难”!

 劳阵第三部:打造福利国家

 台湾劳工阵线在1992年正式更名而成,从挑战劳基法、工会法、民营化到产业民主,此阶段再加入“政治民主、社会民主、经济民主”等理念。

 劳阵的理想国度就是“福利国家”,因此,劳阵成员有人投入政治选举,在民意殿堂发挥一定的影响力,例如简锡堦及刘进兴,他们曾被国会记者评为优秀立委;目前有人在朝为官,也有人力求组织转型,生产份量够“重”的政策。

 劳阵副秘书长孙友联说:“不同的场域有不同的对话,发挥不同的影响力!”过去劳阵在工运中扮演着教育和启蒙的角色,所以和许多工会累积了深厚的“革命情感”,像劳阵前秘书长郭国文,在劳阵高雄分部担任总干事期间,以厂为家,后来担任全产总秘书长,协助全产总合法化,这些革命情感反映在早期各项街头游行时,工会都会扛着“劳阵”旗帜。

 可以说,多年努力终于开花结果,随着地方产总、全产总相继成立,工会逐渐形成自我的认同体系,改拿着其工会代表旗帜。

 孙友联表示,劳阵始终认为这是健康的发展,也意味着多年倡议的工会自主意识已然成形,工会时代来临了。

 孙友联指出,劳阵20年来培养许多优秀的工会干部,他们不仅奠定所属工会的自主化,更积极投入各项劳工政策和社会改革。比如劳阵两位前主席,前全产总理事长黄清贤及大同工会理事长白正宪,以及前台北分部主席暨现任银行员工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黄水泉。

 孙友联表示,2000年全产总正式合法成立后,“劳工阵线”这个台湾最老牌的工运团体,也终于协助体现了台湾工会自主化的目标。

 台湾工会随着台湾的民主深化,摆脱过去政党附庸的角色,劳工阵线也从过去直接面对劳工的组织者或协助者角色,蜕变为政策及理念倡导者,秉持着福利国家的信念,继续跟劳工及自主工会向前迈进!

 孙友联说,劳阵在今年5月满20周年,他们决定在29日于当年组织发起地点台北义光教会,与新旧朋友相约,从20年历史经验谈台湾劳工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