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院長石守謙專研古代書畫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5月31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四年前應杜正勝之邀進入故宮擔任副院長的石守謙,其實不僅與故宮早有淵源,其對藝術普及化的用心更是一直沒中斷過。「故宮開館那年我十四歲,跟著父親去參觀故宮,當時對院內展示的中國繪畫都不瞭解。」沒想到,如今成為故宮院長,其最專擅的部分就是院內的書畫收藏。

 石守謙對宋代以降的美術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表示,目前故宮正計畫策畫一項特別的宋代繪畫展,其中包括許多這次展出後,將來就不再公開展示的作品,要請國人拭目以待。不過,出生於醫生家庭的石守謙「有另一半的興趣在當代美術」,石守謙說,「求學期間因受到父親好友的啟蒙而接觸了藝術,但多學習靜物與水彩等現代繪畫,對中國美術並不瞭解。直到大三準備參加台大歷史所新成立的中國藝術史組考試,後來成為該組第五屆研究生,才真正接觸了中國藝術的領域。」

 雖然在進入故宮之前,石守謙在中研院史語所工作,但實際上,於學術的研究殿堂之外,石守謙還做了更多把藝術普及到現代人生活的計畫。石守謙表示,學生時代對現代藝術發展的關注,結合後來對中國美術史的認識,使他瞭解藝術教育對現代年輕人的重要性。所以,當《雄獅美術》的李賢文找石守謙規畫「中國繪畫史」時,他就帶領學生一起參與,找出一百張作品,整理出相關史料及文字說明,呈現中國繪畫史的特質,這也是石守謙第一次與媒體配合出版藝術書籍。

 此外,很多人不知道,文建會於這兩年規畫出版「家庭美術館」的概念,最早也來自石守謙的提議,石守謙說,「我有另一個興趣在當代美術,尤其台灣有很多值得讓青少年知道的藝術家,跟土地的歷史有傳承的意義,如何讓兒童與青少年感受到跟藝術家有聯繫,是很重要的。」。至於擔任故宮院長,最重要的任務,也不外是把故宮文物的普世價值推廣出去,站在矗立於故宮正門外的「天下為公」牌樓下,石守謙說,他要為數千年的文物在現代找到「歷史典藏的新生命」。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今年將申報三項世界文化遺產
杜正勝還沒有接教育部長  立委連番教育
許惠祐接海巡署署長 石守謙接故宮院長
中研院指李宗焜沿用學術著作品質而升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