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調查發現餐館欺騙顧客現象普遍

標籤:

【大紀元5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格蘭特編譯報導)據澳大利亞新西蘭食品標準機構(FSANZ)與國家健康部門聯合調查,澳洲市場上的魚類有多達四分之一是欺騙性的按照錯誤的品種在銷售。據發現,欺騙顧客的現象在餐館和咖啡館相當普遍,顧客在外就餐時所吃的東西僅有64.2%的可能是名副其實的。

據每日電訊報道,專家使用DNA技術測定魚的品種,因為在烹飪過程中,魚的DNA結構並不會被破壞。調查小組暗地裡從餐館,食品外賣店,水產海鮮店及批發市場收集了近200個樣品進行測驗,結果表明只有76.8%的樣品的品名是正確的。

在餐館、咖啡店和其它食品服務行業存在的欺騙性最大,只有64.2%的公司提供名副其實的服務。

就單個魚種而言,紅帝王魚在海鮮批發市場和餐館被正確收費的僅有58.8%。如果在餐館和咖啡店的菜單上,就只有31.3%是正確的。盲曹魚的情況相對而言比較好,正確率高達86.8%,等等。

FSANZ指出調查結果表明在水產品的正確標明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紐省水產和農業部長麥克唐納德(Ian Macdonald)日前對此調查報告作出反應:將打擊替換魚類品種的欺騙行為。對再犯規者個人將處罰5.5萬元,公司將會處罰25.5萬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家禽業罷市迫使政府恢復進口活雞
廣州黑心商人 動物屍體榨油銷售
布祿崙將舉辦首屆「布祿崙餐館周」
墨爾本龍舫酒家出售不衛生食品遭起訴並重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