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最「南京雲錦」申請智慧財產權專利

標籤:

【大紀元6月15日訊】南京雲錦因其絢麗華美,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其代表木機妝花是中國絲綢織造史中,唯一流傳至今不可被機器取代的傳統手工織造工藝。目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候選項目,並向中國知識產權局正式申請六項專利。

據中新社報導,據南京雲錦研究所表示,申請專利是出於保護南京雲錦的需要,同時也有利於這項備選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傳承。此次申請的六項專利中,有兩項是製作方法,包括平直出緯綫的方法及其專用梭子和搖緯杆、用來編織雲錦的絲織機及其編織方法;有四項為產品式樣,即胸前分別繡有龍、鳳凰、麒麟、鶴等吉祥圖案的唐裝。

在中國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手工織造的南京雲錦開始於南朝梁代,於明清達到鼎盛。清代在南京設有「江寧織造署」,這一時期的雲錦品種繁多,圖案莊重,色彩絢麗,代表了南京雲錦織造工藝的最高成就。

南京雲錦被視為中國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集歷代織錦工藝之大成,在元、明、清三朝時期均為皇家御用品。因其專供皇室御用,用料考究、織造工精、紋彩華麗,喻爲美如雲霞,而被稱作雲錦,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

雲錦工藝品主要有「花緞」、「織金」、「織錦」, 「妝花」四類品種,其中以以「織金」和「妝花」,兩種成就最高,也最富地方特色。多用於皇帝龍袍、皇后鳳衣、霞披、嬪妃的麗裝靚服、宮廷裝飾及坐、褥、靠墊、枕被等實用品。雲錦有時還作爲朝廷禮品,饋贈外國君主和使臣以及賞賜大臣和有功之人。

南京雲錦是用大花樓木質提花機,採取「通經斷緯」的技術,挖花盤織,妝金敷彩,由上、下兩人配合操作,工藝極其複雜至今尚不能被機器所替代。據瞭解,兩人勞作一天,僅能織造雲錦5公分長,所以有「寸錦寸金」之說。

目前南京雲錦的保護和發展正面臨著改革、人才和資金等方面的困難。 color=#ffffff>(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聞大破解】A股又跌破三千點 經濟多癌併發
【新聞大家談】拜登川普2024首場辯論 火花再現
美國籲中國人赴美學文科 專家:有兩個好處
企業家讀李大師文章:善良人未來有希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