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樂坊以傳統樂器在巴黎演出受歡迎

標籤:

【大紀元6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巴黎一日專電)台灣采風樂坊今晚在巴黎台北新聞文化中心演出;中西合璧的曲目安排,震懾在場的法國聽眾。隨團訪問的作曲家潘皇龍表示,多樣化樂曲安排,反應台灣文化充滿多樣性。

采風樂坊以胡琴、笛子、琵琶、古箏、揚琴、阮咸等傳統樂器,演出從傳統絲竹管弦,延展到當代創作,讓國人不斷驚奇,也讓外國朋友得以發現中國音樂之美及其多樣表情。

今晚演出的曲目從明代傳統音樂、台灣民謠到當代台灣作曲家創作。六名樂手以箏、笛、琴、擊掌或琴背等音響效果,營造出或山澗鳥鳴自然韻律、或輕鬆遊逛的閒散情趣,複調音符引人深思,小調歌謠活潑動聽。

曲罷,聽眾掌聲不斷;樂坊另再加演奏二首曲子。整晚音樂會在音樂總監吳宗憲改編法國著名香頌「玫瑰人生」的優美樂聲中結束,聽眾幾乎捨不得離去。

采風樂坊由文建會推薦,在巴黎台北新聞中心安排下,將在巴黎公開演出三場音樂會。二日在參議院沙龍廳演出,三日到巴黎市立美維(Jean-Pierre Melville)視聽圖書館,演出曲目混合法國香頌改編曲。采風樂坊這次巴黎音樂會演奏的當代創作,包括文藝獎得主潘皇龍、及許雅民、吳丁連等人作品。

相關新聞
聽障兄弟 琴聲謝母恩
愛爾蘭發現據信全球最古老的木質風笛
表演藝術團隊校園巡演
名曲賞析:《廣陵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