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國家公園之旅》動物同樂會

標籤:

【大紀元6月8日訊】

走訪黃石、大提頓、風洞、落磯山國家公園,看風景固然很過癮,看動物的樂趣亦不可缺,司機查理的眼睛大概有特異功能,常常在途中指引我們動物的方向,最神的一次是看到郊狼(coyote),我們一直問哪裡哪裡,在黃石公園長長的淡黃野草中,看了半天才看出遠方有一個移動的小點,一溜煙就跑掉了,還有人在車上叫著:「到底在哪裡啊?」追逐動物,還真的是很有趣哩。

【北美紅鹿】

很多生物學家相信北美紅鹿的別名「wapiti」,是來自印第安蕭尼族(Shawnee)語,意指「白色獸臀」,形容得相當適切,看到那塊白色補丁就容易辨別牠與麋鹿(moose)的不同。牠們喜歡在森林、草原、山麓、谷地活動,並且樂於找尋新居地。

行程中第一場「逐鹿大會」發生在大提頓國家公園,瘋狂地扛了相機衝下車,查理在身後大叫:「別靠太近!」前頭已經有一些遊客站在離紅鹿很近的地方,這不但違反公園的規定,也危及自身安全。

由於這些動物都是野生的,並不習慣太靠近的人類,在我們拍照的過程,就有一頭鹿雖是低頭吃草,卻不時抬頭看我們的動靜,充分顯現出隨時戒備的狀態。
 
◆英文名字:Elk;wapiti
◆身高:150—200公分
◆體重:270—495公斤  
◆出沒地點:大提頓北美紅鹿保護區、黃石國家公園、洛磯山國家公園

 
【野牛】

在早年有部電影《與狼共舞》中出現的大批野牛,讓人到現在還印象深刻。野牛雖然體型龐大,但還算溫馴,可也別惹毛這連熊和狼都要忌憚幾分的大塊頭,牠跑起來時速達四十公里,可快的哩!

牠們每天不停吃草,不挑食,難吃的也啃下肚,一天只喝一次水,冬天沒水喝的時候就吃雪,很好款待,毛厚又耐寒,頗具阿信性格。

黃石國家公園有相當多的野牛,蛇河畔、草原都可看到牠們,而且牠們很喜歡列隊在馬路上散步,所以常看到成串車子等成群野牛過馬路的奇景。

如果想要近距離看野牛,可以參加牧場的導覽行程,跟著牧場主人一起餵牛,牛舌比手還大,手上沾了一堆牛口水,亂惡心一把也很有趣喔。

◆英文名字:Bison;buffalo 
◆身高:150—180公分  
◆體重:男生360—900公斤;女生315—495公斤 
◆出沒地點:黃石國家公園、美國西部高速公路兩旁無際的大草原
 

【草原犬鼠】

從加拿大、美西到墨西哥都看得到牠們的蹤跡,以群性的社會生活為主,社交能力很好,牠們對於地面的震動相當敏感,有人靠近立刻東竄西跑鑽進窩裡。

通常人群出現的時候,可以發現一隻肩負斥候任務的草原犬鼠,立在土墩上盯著大家看,並且不斷發出警告的叫聲。查理把車子熄火,我們在原地不動,過了一會兒,開始有幾隻草原犬鼠探出頭來試探,發現沒有危險,又開始忙著找草吃,相當可愛。

要拍到體型較小的草原犬鼠,必須鎖定其中一隻,慢慢向牠靠近,走幾步就停下來,如此緩慢前進,取得牠的信任以後,就可以在較近的距離看到牠的靈動眼睛喔。 
 
◆英文名字:Prairie Dog
◆身高:8—13公分  
◆體重:0.7—1.4公斤  
◆出沒地點:魔鬼岩風景區、蒙大拿卡士達古戰場 

【北美山羊】

這動物好像永遠都在笑,感覺很卡通的滑稽笑容,而且不知道是餓太久還是怎樣,居然在我們已經接近牠一公尺近了,牠還是低頭猛吃草,相當大膽。

而且牠還有一項特殊才藝,就是攀岩,為了適應環境,牠們的腳抓地力很強,不過就像特技表演一樣,危險度相當高,也有失蹄時候。

冬季下雪的時候,如果牠們站在覆雪的岩石上不動,根本就辨別不出牠的毛和雪的分界線。

加拿大及美西都見得到北美山羊的蹤影,因為體型比人類小,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但還是不要太托大,畢竟牠長了角,身手又俐落,萬一衝過來,還真的沒處躲。 

◆英文名字:Mountain Goat
◆身高:76—107公分 
◆體重:34—124公斤 
◆出沒地點:四大總統巨岩 

【熊出沒注意】

本次沒有露臉的大型動物,也是我們沿途巴望可以遇到的大塊頭──熊,並沒有「熊熊出現」讓大夥兒樂一下;雖說不易發現,但請多留意公園旁的樹林裡,也許牠就躲在某個角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澎湖小黃石公園——桶盤嶼
奇特的旅遊新趨勢:搭機時什麼事都不做
專家推薦搭機前吃這種水果 讓飛行更舒適
什麼是鳥擊? 飛行員應該如何處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