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本鐵道橋大安溪鐵橋模型書出版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6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九日電)圖書不再只是平面閱讀,更可以學習自己造模型。最近出版社推出台灣第一本鐵道橋模型書「自己蓋大安溪鐵橋」,讀者除了可以了解這個一九零零年代的鐵道工程如何完成,更可以實際體會蓋橋及造火車的樂趣。

這本書的特色不只是介紹已近百年的大安溪橋構造,更採縮小比例一百零七分之一的方式,設計模型,讀者可以依說明自己製作紙作模型,實際了解橋和火車製作情形。

一九二零年前,台灣鐵路大橋以鋼桁樑為主流。一九二零年代以後,鋼鈑樑佔據主流地位,新建的大橋再也沒有一座以鋼桁樑為結構。反倒是舊的鋼桁樑一遇改建,便替換成鋼鈑樑或水泥樑。一九九八年秋新山線通車,全線橋樑幾乎都已「水泥化」了。位於舊山線上的大安溪橋同時停駛廢棄,台灣的鋼桁橋從此走入歷史。

台灣的橋樑改建頻繁,一旦新橋落成,舊橋往往立即拆除。鐵路大橋在退役後還能倖存的,清一色是鋼桁樑橋。正因為鋼桁樑外觀亮麗,容易引人注目,往往成為文化團體奔走「搶救」的目標,而位於舊山線上的大安溪橋,則由於緊鄰隧道,改建工程困難,得以保留至今。

鋼桁樑橋之所以能夠擄獲人心,除了充滿力學美感的外觀外,過橋的奇特經驗也是重要原因。每當旅客乘車高速穿越鋼桁樑時,那些左右齊飛像要迎面打來的鋼條,令人目不暇給,精神也為之一振。出版這本書的遠流出版社指出,全長六百三十七點七九公尺的大安溪鐵橋,不但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並充分展現了鋼桁樑橋的設計美學,可說是台灣鐵道文化的珍貴遺產。

相關新聞
法藝術家家屬索求 里約耶穌山雕像版權賠償
美:亞特蘭大火車站附近發現一具火箭炮發射器
芝城反酷刑展訴說悲傷故事:大學教師之死
組圖﹕芝加哥反酷刑展撼動人心  觀者落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