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四大問題需注意行政干預經濟遭批評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1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0日電)中國大陸為遏制經濟過熱採取宏觀調控措施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陳佳貴今天在廣西表示﹐宏觀調控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中國經濟仍有四大問題需要注意,使用行政手段干預經濟運行,是一大問題。

陳佳貴在出席「中國─東協博覽會與廣西發展專家論壇」時,做此表示。據中新社報導,他指出,中國大陸採取宏觀調控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投資過快的成長趨勢得到控制﹔貨幣信貸明顯回落﹔土地市場整頓取得成果﹔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部分過熱行業投資減緩,中國經濟沒有從局部過熱發展為全面過熱。

不過,陳佳貴同時指出﹐當前中國經濟仍有不少問題值得注意﹕

首先是宏觀調控目標的設定問題。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增長預計達到百分之十點五﹐消費價格指數年初以來不斷增長﹐5月份達百分之四點四。這兩個數字都比指導性目標超出不少。他認為﹐中國的GDP成長保持在百分之八至九之間比較合理﹐而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百分之五左右是溫和也是可解決的。

其次,行政手段干預經濟問題。他表示,當前中國大陸經濟界對宏觀調控有不少議論﹐議論的關鍵是行政手段干預經濟的程度問題。陳佳貴說﹐中國調控經濟﹐應該主要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行政手段是輔助﹐只在必要時才採用。

第三,經濟工作的著力點問題。他指出,中國目前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應該放在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依賴大規模投資和大量消耗資源取得的經濟成長,不是良性的成長。第四,防止中國經濟再次出現行政性周期問題。為此﹐必須進一步深化計劃﹑金融﹑土地徵收徵用等制度的改革。

相關新聞
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歐盟拒承認
雷曼兄弟不看好中國經濟原因有三
有點黏又不太黏--中國經濟降溫 影響台灣有限
專家指中國大陸電荒導因人為決策失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