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楊永強終於辭職了

藍天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17日訊】兩年前,香港特首董建華獲得連任,並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兩年來,七一回歸日,都有數以十萬計的市民上街遊行示威,宣洩其對政府的不滿,其後更有問責官員請辭。

去年請辭的有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和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今年請辭的有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和醫管局主席梁智鴻。葉劉淑儀是因硬銷《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而成為去年“七一大遊行”的眾矢之的;她在政府撤回二十三條立法之後,以私人理由請辭。梁錦松就因在預算案公佈前買車,沒有向特首申報,被指涉嫌以權謀私;他於廉政公署介入調查時請辭。楊永強和梁智鴻則分別因薩斯疫潮,需負上政治責任而請辭。

其實,楊永強在立法會專責委員會公佈薩斯調查報告之後,並無去意。因為調查報告並沒有特別針對楊永強,只點出政府在處理薩斯疫潮中的種種失誤,以及各有關醫療機構的過失和責任,只批評他失言,欠缺溝通技巧,需要為醫療體制缺乏危機應變能力,以及醫護部門表現未如理想,承擔督導不力的間接責任。調查委員會主席羅致光亦說,楊永強罪不致掉官。但報告卻嚴厲地批評衛生署長陳馮富珍,指她忽視廣東省爆發的薩斯疫情,延誤將薩斯列入《檢疫及防疫條例》,阻礙了控制疫情,抗疫表現未能令人滿意。

只不過,調查報告沒有交代薩斯疫情惡化的原因,但卻表揚董特首,說他做得好,處事果斷,還稱讚他親自領軍,要求所有官員抗疫從嚴,當中介入解決局長楊永強和署長陳馮富珍之間的分歧,促成落實隔離淘大花園E座。

這種調查結果何以服眾!況且董建華在立法會聆訊期間,又以《基本法》賜予特首的殊榮,拒絕出席應訊,只作書面交代。立法會專責委員會卻照單全收,將有關內容寫入報告書內。所以,董建華在調查報告發表當天回應說,肯定有某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有關官員當時的警覺性可以高一些。但他維護楊永強說,他“表現稱職”,在處理薩斯疫情時,“盡心竭力、積極投入、全力以赴”。

也許,董建華已體察到高官問責制的問題,同情高官有責無權、受制於公務員架構的苦處,因而大力表揚楊永強的貢獻。而楊永強並沒有為自己辯護,只站出來再次向市民道歉,說一聲對不起便是。而身在瑞士做世界衛生組織顧問的陳馮富珍就以“事後孔明”來反駁議員的批評,並以香港抗炎表現曾獲國際表揚來為自己辯護。

這種高高在上、毫不讓步的姿態又何以平息民憤,令薩斯康復者及死者遺屬釋懷呢? 結果惹來傳媒的抨擊,叫楊永強下臺,連一向親政府的立法會議員也站在薩斯苦主的一邊,向醫管局追討賠償,向有關官員追究責任。

去年三月,香港爆發的薩斯疫潮,確實是一場大災劫,對社會民生造成極大衝擊,令香港經濟蒙受莫大損失,在短短三個月中,一共導致二百九十九人死亡,一千七百多人染病,不少人更因此而失去工作崗位,淪為”傷殘一族”。問責官員又怎可推卸責任呢?結果,楊永強在公眾壓力之下,只好向特首請辭。醫管局主席梁智鴻亦相繼辭職。

從這次立法會薩斯調查報告看來,高官問責制確已出現問題。高官有責無權,無兵無將,要靠公務員架構執行政令。政府確有必要修改現行公務員條例,削減部門首長權責,要他們將權力交出,由局長行使,並賦予問責官員權力,任免屬下公務員,以避免部門首長擁有某些法定權力,妨礙政府施政,好似在薩斯疫潮期間,衛生署長可有權執行傳染病控制及預防措施,而毋須聽命於局長的吩咐,以致延誤疫情控制,要勞煩特首將分歧擺平。

其實,特首由小圈子選舉產生,北京任命,主要官員又由特首委派,北京任命,予人的印象,是猶如北京傀儡,要唯北京之命是從。政府施政失誤可以毋須修訂,民憤不斷加深,政府可以支吾以對,終致特首公信力盡失,政府威信全無。要糾正這現象,非加快港人民主步伐不可,港人自行決定自己政府前途方為上策。普選並不等同獨立,香港仍會是一國之下的兩制。相信只有普選港府,方會令香港昇平,人心舒暢。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SARS調查報告出爐 批衛生官員處理失當
港立法會批評衛生高官對薩斯反應慢
香港SARS苦主轟問責官  楊永強只道歉不下台
港府官員楊永強為SARS事件辭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