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襪子成為美中貿易糾紛新標的

標籤:

【大紀元7月1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9日電)中國製造的襪子成為美中貿易糾紛新標的。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 (CITA)明天將就美國紡織品業者申請限制中國襪子明年進口增長在百分之七點五的案件做出裁決,這個貿易救濟動作尚未確定,中國襪子製造企業已就此發表堅決反對的聲明。

中共人民日報報導,美國四家紡織品團體日前向CITA提出申請,指出去年來自中國大陸的襪子已經從二零零一年還不及一百萬打,大幅增加至兩千兩百萬打。從而造成美國本土製造的襪子從二零零一年的兩億零七百萬打,降至二零零三年的一億六千六百萬打。市場佔有率從1999年的百分之七十六,降至如今的百分之四十。 

美國紡織團體指出,中國生產的襪子對美國形成「市場擾亂」並「構成威脅」,希望美國政府對美國襪子製造商提供貿易救濟,將中國襪子明年進口增長限制在百分之七點五的水準。

為了因應美國可能採取的貿易保護措施,上海市內衣行業協會尋求市政府有關部門及美國進口商、中國出口商和生產商商議對策。包括上海、江蘇、浙江三地共二十餘家相關企業十6日聚會上海市內衣行業協會,他們發表聯合聲明,堅決反對美國四家紡織品團體要求對中國襪子出口美國市場實行配額限制的申請,並籲請業內企業配合維護權益,制止美方出台貿易保護措施。

中國襪子企業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如果美方裁決同意限制中國襪子的進口增長,有失公平交易原則。

上海市內衣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國琪表示,近日將赴浙江義烏等地,聯合那裡的行業協會,共同抵制美國貿易保護措施的出台。與此同時,美國進口商TTI公司和Adidas公司也起草相關文件,對美國國內棉襪生產商提出貿易救濟申請的合理性表示質疑和不滿。

TTI公司執行董事Stere Mostofsky認為,美國襪子生產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美國進口商、美國消費者的利益,而提出貿易救濟申請。他說,明天並不是最終的裁決,即使CITA裁決接受申請,還將有三十天的公眾評議期及之後六十天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中國政府的協商期。在此期間,希望中國生產商、出口商和政府儘快採取行動,在這段時間裡爭取共同利益。

美國TTI公司和Adidas公司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上海力拓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培鑫對此表示,中國製襪子是對美國本土襪子產品的補充,豐富了美國市場,滿足了美國消費者的需要。美國如果對進口中國襪子產品設限,不僅有違公平交易原則,損害中國生產企業和員工利益,也損害美國進口商和美國消費者的利益。

相關新聞
中國軍事威嚇之際 葉俊榮赴美溝通憲改
泰國爭取明年環球小姐選拔賽主辦權
不法分子利用粵港跨境學童走私
中國昔日政策標語口號今成黑色幽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