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耳一夏有撇步 保持清潔.定期清理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夏天戲水是消暑良方,但是台灣新竹市南門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堯富發現,有些民眾因耳朵進水或是未注意清潔,而出現一些耳科疾病,特別提醒民眾夏日護耳之道。

 許堯富指出,急性瀰漫性外耳道炎常見於游泳之後,患者拿棉花棒太用力掏耳朵,造成耳道廣泛性發炎,以致耳朵痛,耳廓受到牽扯,在咀嚼時更不舒服,嚴重者會出現耳漏,也就是耳朵有分泌物、耳朵有悶塞感,或聽力變差。治療時以耳滴劑為主,口服藥物為輔。

 醫師提醒民眾,若耳朵進水,只要將進水的一側向下,跳躍幾次,水就會流出。

 急性侷限性外耳道炎則是因為外耳道外側三分之一處的毛囊受細菌感染所致,患者除疼痛外,外耳處還會有部分阻塞,治療也是以局部與口服用藥為主。

 耳黴菌症則是因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黴菌滋生、感染,以致患者的耳朵癢,有很多耳垢附著於耳道壁上,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聽覺障礙。有些患者是因為全家共用一個耳扒子,導致全家感染。此類病程頑固且常復發,須配合局部用藥治療。

 耳垢栓塞則是在患者游泳戲水或洗澡後,因水進入耳道,導致耳垢泡水發脹,出現耳朵悶脹感或聽力障礙。通常醫師取出栓塞物就可解決,太硬的耳垢則須用耳滴劑軟化後取出。

 此外,常見蚊蟲、螞蟻或異物進入耳內,造成患者劇烈疼痛,若無法儘速就醫,可滴油淹死蟲類,再找醫師取出,但切勿自行掏挖,以免越挖蟲類進入越深的地方。

 許堯富建議,護耳之道首重乾燥,不要養成用棉花棒、耳扒子掏耳朵習慣,若是耳垢較多的患者,定期讓醫師清理才是上策。(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我有兩個爸爸」  童言洩了姦情
與貓共枕小蟲入耳 宜蘭一女子耳鳴
與貓共枕  感染耳疥蟲疼痛難耐
英國的鴨子也有鄉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