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藝術:清代繪畫藝術(一)

font print 人氣: 617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清代繪畫,在當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下,呈現出特定的時代風貌。卷軸畫延續元、明以來的趨勢,文人畫風靡,山水畫勃興,水墨寫意畫法盛行。文人畫呈現出崇古和創新兩種趨向。在題材內容、思想情趣、筆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並形成紛繁的風格和流派。宮廷繪畫在康熙、乾隆時期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並呈現出迥異前代院體的新風貌。民間繪畫以年畫和版畫的成就最為突出,呈現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繪畫發展的歷史進程,與整個社會的發展變遷相聯繫,亦可分為早、中、晚3個時期。
  
早期

清朝早期繪畫為順治至康熙初年。這一時期,文人山水畫興盛,並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追求。承續明末董其昌衣缽的四王畫派,以摹古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視,居畫壇正統地位。活動於江南地區的一批明代遺民畫家,寄情山水,借畫抒懷,藝術上具有開拓、創新精神,以金陵八家、「四僧」、新安派為代表。
  
四王畫派主要指王時敏、王鑒、王翬、王原祁4人,有時亦加上吳歷、惲壽平,合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他們大都奉董其昌的藝術主張為金科玉律,致力於摹古,推崇元四家,強調筆墨技法,追求蘊藉平和的意趣。王原祁被稱為婁東派首領。王翬後世稱其為虞山派首領。四王畫派至清代中期,影響遍及朝野。
  
「四僧」是指石濤、朱耷、石谿、漸江4人。他們藝術上主張「借古開今」,反對陳陳相因,重視生活感受,強調獨抒性靈,創造出奇肆豪放、磊落昂揚、不守繩墨、獨具風采的畫風,振興了當時畫壇也予後世以深遠的影響,對後來的揚州八怪和近現代大寫意花鳥畫影響重大。石谿與石濤並稱「二石」,與程正揆(號青谿道人)並稱「二谿」。漸江與石濤、梅清有黃山派之稱,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合稱海陽四家,形成了新安派。
  
清初至康熙(1662~1722)年間,還有一些畫派、畫家各擅其能。惲壽平的沒骨花卉畫,以極似求不似,風格清新淡雅,影響廣泛,被稱為常州派或南田派。袁江的界畫結構精微,氣勢雄偉,為清代界畫名家,其侄袁耀承其畫風,有袁氏畫派之稱。其他地方性流派還有羅牧的江西派、藍孟、藍深的武林派等。另外還有禹之鼎、謝彬、上官周等人,善畫人物、肖像。張穆善畫龍、馬,傅山、普荷、法若真、黃向堅等善畫山水。
  
康、雍、乾年間,是清代社會安定繁榮時期,這一時期,最負盛名的人物畫家有焦秉貞、冷枚、金廷標、丁觀鵬、姚文瀚等。山水畫家有唐岱、徐揚、張宗蒼、方琮等。花鳥畫家有蔣廷錫、鄒一桂等。還有一批供奉內廷的外國畫家,如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等人。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東方人對「修煉」一詞並不陌生,基本上是「人透過完善自我的方法,從人升華到高層生命境界」的過程,佛、道修煉有謂修「真人」或圓滿。基督教或天主教則認為:按照神的教導去做,就能進入天國、得到「永生」。東方修煉與西方對神的信仰,最終都是要讓生命走向最美好的歸宿。
  • 1279年,蒙古族滅南宋,統一中國,建立以大都(今北京)為中心的元帝國。
  • 香港收藏家魯海的中國書法繪畫收藏展,將於6月5日至11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在蒙特利公園市長青書局舉行。
  • 元代人物畫遠不如山水、花鳥畫興盛。由於尖銳、複雜的民族、階級、社會矛盾,大多數畫家消極避世,漠視人生。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畫家,主要借山川、枯木、竹石,寄情抒志,疏於表現人事。因此,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人物畫極少。而隨著宗教的風行,在佛道人物畫方面,有一定提高。藝術方面,有些畫家汲取文人畫的筆墨技巧,也獲得了一定的成就。劉貫道師法晉唐,集古人之長,筆法凝重堅實,人物意態舒暢,為元初高手。何澄繼承南宋院體遺規,開元代人物畫逸筆先路。王振鵬師法李公麟,筆法流暢勁健,人物神情生動,白描間以淡墨渲染,突破了一般只用線描的程式。錢選人物畫學自晉、唐,衣紋多用顧愷之高古游絲描,工穩而不板滯,蘊清秀於古拙,自成一種格調。任仁發人物鞍馬師法唐人,筆法工細流暢,筆調明快清麗,保留了較多的唐人傳統,但亦有自己風貌,在元初與趙孟頫齊名。張渥以畫白描人物見長,師法李公麟,用筆流暢飄逸,形象真實,栩栩如生,被譽為「妙絕當世」。王繹善畫肖像,筆法細勁,造型準確,神態生動,在元代肖像畫家中成就最為突出。顏輝在宗教人物畫方面,負有盛譽,他用筆粗潤豪放,略近南宋梁楷潑墨法,於水墨暈染中現出凹凸效果。
  • 安徽的張林,是我喜歡的評論家。其實我也不認識他,但是看到消息他六月三日進了局子,當晚我竟然失眠,擔心他的安危。後來見他出來,才放下心來。畢竟中國現在比過去開明一些。要是老毛時代,小命是否能保,就很難說了。據他一個朋友介紹,張林由於坐牢,雙手落下了殘疾,只能用一個指頭在鍵盤上打字,輸入一篇文章,比正常人要多9陪的時間,令人歎惜。我喜歡這個評論家,倒不是因為他用一個手指頭打字,而是喜歡他的文章。當然我並不是同意他的所有觀點。但是他的一些思想方式,讓我佩服。例如他說他從來不看官方統計,不相信那些數字,就憑藉對周圍的直接觀察,去認識這個社會。用老毛的話來說,認識來自實踐。當年老毛腿兒著調查了湖南五個縣,對農民運動進行了調查,得出了「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這樣的結論。儘管我從張林的文章中還沒有找到他誇獎老毛的話。但是他的從民間考察社會,調查民意的做法,跟當年老毛的做法是一致的。
  • 在人類歷史長河上,無數的英雄人物,受到後人的敬仰歌頌,或立碑或建像或供奉或築陵墓或造圖書館;此外還編入史冊撰入教科書,影印、雕塑或繪畫其形象廣為流傳。凡此種種無非讓世人永遠銘記在心,以誌其功。
  • 在中國繪畫史上,明代是一個畫風迭變,畫派繁興的朝代。在繪畫的門類、題材方面,傳統的人物畫、山水畫、花島畫盛行,文人墨戲畫的梅、蘭、竹及雜畫等也相當發達。在藝術流派方面,湧現出眾多以地區為中心、或以風格相區別的繪畫派系。在師承方面,主要有師承南宋院體風格的宮廷繪畫和浙派,以及發展文人畫傳統的吳門派和松江派、蘇松派等兩大派系。在畫法方面,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勃興,成就顯著,人物畫也出現了變形人物、墨骨敷彩肖像等獨特的新面貌。另外,民間繪畫,尤其是版畫,至明末呈現繁盛局面。明代繪畫的發展大致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3個階段。
  • 中期

    明代早期在江南地區還有一批繼承元代水墨畫傳統的文人畫家,如徐賁、王紱、劉玨、杜瓊、姚綬等人。徐賁山水承董源、巨然,筆法蒼勁秀潤。王紱喜用披麻兼折帶皴作山水,繁複似王蒙,墨竹挺秀瀟灑,被稱為明代「開山手」。劉玨山水取景幽深,筆墨濃郁,近王蒙、吳鎮。杜瓊善水墨淺絳山水,多用干筆皴染。姚綬主要師法吳鎮、王蒙,風格蒼厚。他們的畫風堪稱吳門派先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