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紀念自由的呼喚者楊小凱

鄭義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8月2日訊】楊小凱走了,我的心沈重得像一扇磨盤。

一位自由的呼喚者離去了。感到須努力把持自己,不要讓那些像火一樣燃燒的歲月,那些他和我都永志不忘的歷史隨風而逝……

一個天才型的人物。無論是在爭取自由的戰火中,還是在遠離塵囂的書齋裏,都是一流,超一流。寫《中國向何處去》的時候,還不到20歲吧?36年過去,歷史已經把他的這段文字精選爲文革異端思想最輝煌的經典:

“引起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矛盾是新的官僚資產階級的統治和人民大衆的矛盾。這個矛盾的發展和尖銳化就決定了社會需要一個較徹底的變動,這就是推翻新的官僚資産階級的統治,徹底砸爛舊的國家機器,實現社會革命,實現財産和權力的再分配……這也就是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根本綱領和終極目的。”

——據小凱後來追憶,在形成這一思想的過程中,他曾經受到北京青年學生造反派的影響。但我和我的青年同伴們不知道北京有誰寫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樣驚世駭俗的文章,但我們都知道:湖南出了個楊曦光!這一共産暴政下飽受踐踏蹂躪的人們內心深處的秘密渴望,小凱表述得最尖銳最深刻。因此,這位青年思想家,這位英勇的代言人付出了沈重的代價。權勢者們所謂“徹底否定文革”,要掐滅的正是以楊小凱爲代表的這種“實現財産和權力再分配”的覺醒。36年過去,小凱的這一思想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更見其光輝。今日之中國,官即爲匪吏即爲盜,不僅人民未能對他們實行“財産和權力的再分配”,反而被他們又搞了一次“再分配”,半世紀積累的國有資産被瓜分了,千年開拓的土地被搶奪變賣了,銀行裏的血汗錢被千億萬億地卷逃了。我猜想,當中國人被搶成了身無立錐之地家無隔夜之糧時,也許會爲時已晚地想起楊小凱,想起他青年時代那充滿熱情的真理的呼喚。

唯一讓人稍有安慰的是臨終之際甚爲安詳。

沒去過小凱現在的地方。相信那裏不壞。小凱是有神論者,在神爲他安排的歸宿,必定有潔淨的空氣,有五色花,有大的光明。

他的艱難跋涉終於可以休止了。

以文革幸存者論,我們這一代人中有誰活得比他更棒更精彩呢?好像沒有了。

從浴血奮戰的反抗者,到創立學派的經濟學家,楊小凱,一代天驕!

2004年7月8日

於華盛頓D.C.

──轉自《北京之春》2004年8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少民:猴子和牛的故事
【專欄】林保華:懷念楊小凱
追憶傳奇一生 楊小凱追悼會澳洲舉行
行易:是「光」是「鹽」的楊小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