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抵制 調控不如期 人民幣伺機加息

標籤:

【大紀元8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征遠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消息稱,人民幣加息不可避免,只是時机選擇的問題。從現在的情形分析,9月份是關鍵時間。中國上次升息是在1995年7月。

8月份以來,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的處境微妙﹐原因之一是地方官的抵制。可能的結果包括功虧一簣,或者引發經濟蕭條。与此同時,美聯儲又兩次調高美元利率。在此背景之下,新一輪要求人民幣加息呼聲又起。

*央行促繼續緊縮信貸

溫家寶8月初指出,固定資產投資擴張和生產資料价格上漲的壓力依然很大,煤電油運供求仍然緊張,造成經濟運行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體制性、机制性弊端沒有消除。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4日在央行网站上發表文章,要求有關銀行繼續執行收緊信貸的政策,抑制通貨膨脹。

觀察人士注意到周小川的講話是在中國宏觀調控政策開始收效的情況下發表的。這顯示北京對目前經濟是否已經真正降溫似乎還沒有把握。

*降溫措施效力開始減弱

同時,最近出台的一些數据和情況也引起人們的不安。占中國GDP將近一半的固定資產投資在連續下降几個月之后7月份突然加速增長,增長幅度超過30%。電力消耗增長16%,消費者物价指數突破了央行設定的警戒線5%。各种跡象顯示,今年上半年取得初步效果的降溫措施的效力已經開始減弱。

*地方官員抵制降溫措施

金融時報一篇題為“中國軟著陸背后的真實情況”的文章指出,降溫措施開始失效的一個原因是地方官員抵制,他們在工厂和房屋建設方面不愿意听從北京的指令。

在這种情況下,北京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落實政策的力度,通過行政手段強迫地方執行,以達到宏觀調空的目標。

*民企受到嚴重影響

但是,金融時報的文章說,這樣做就有可能造成“矯枉過正”,嚴重傷害地方經濟的健康成份。實際上,在北京督促金融系統收緊信貸的過程中,民營企業已經受到嚴重影響。許多民營企業財務狀況吃緊﹐甚至陷入破產的境地。

這從一個側面證明,基于行政調控基礎上的一系列措施,在初期階段可能容易取得明顯的效果,但沒有市場化的調整配合的話,宏觀調控難以持續。

*人民幣加息不可避免

在宏觀調控效果不彰的情況下﹐人民幣加息的呼聲越來越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松副所長巴曙認為﹐有五大原因導致加息﹕首先,房地產投資的迅速上升,并帶動鋼材价格的上揚﹔其次,儲蓄明顯下降和資金的體外循環﹔第三,從价格水平和走勢看,通貨膨脹壓力﹑負利率的程度較之目前公布的水平要高﹔第四,從宏觀政策的發展方向看,利率水平的調整和利率的市場化及管制應當并行。第五,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利差有所縮小,從人民幣与美元的互動關系看來,人民幣利率進入一個加息周期也是必然的趨勢。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張永軍認為,人民幣加息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時机選擇的問題。從現在的情形分析,9月份是關鍵時間。

首先,需要觀察9月份价格指數是否出現下降,下降的勢頭能否延續,同時還可以觀察中國經濟運行是否會出現回落。

其次,由于七八月份正是中國煤電最緊張的日子,不少企業都對其正常生產活動進行一定程度的縮減,等9月份用電高峰過去之后,宏觀調控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從7月份起開始顯現的宏觀調控效果才能真正顯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梁京:溫家寶的「宏觀調控」難題
九月四中全會 胡溫與江爭鬥 宏觀調控衝突公開
謝國忠:中國房產市場恐拖累經濟
中國農業部長:宏觀調控促進農業的「趨勢性變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