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節慶中的中元祭在基隆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8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康俐雯/台北報導
 今天是農曆7月15日,也是民俗節慶中的「中元祭」,基隆的「民俗文物館」結合地方文化主題轉型成「中元祭祀文物館」正式掛牌對外開放。館方期望透過靜態民俗文物與動態多媒體,讓中元祭的演變歷程、活動、祭儀與文物,結合互動展陳方式,活化中元祭的意涵, 讓基隆特有「以字姓輪流主普」的「雞籠中元祭」,不再是農曆7月的專利,可隨時展現於民眾面前。

 「中元祭」是台灣的傳統節慶,從早期先民由閩粵渡海移民拓墾,不僅帶來了傳統習俗文化,亦因拓墾時期的各種天災、人禍或客死異鄉等種種災禍,基於恐懼的心理與習俗,於7月(俗稱鬼月 )舉行各式儀式,普施孤魂、度化眾生,冀望合境清淨平安。而基隆因地理環境與民風習俗,演變成基隆因血緣關係所組成的字姓團體文化,無可諱言的造就百餘年歷久不衰的「雞籠中元祭」。

 「中元祭祀文物館」則是由文建會補助五百萬及地方自籌經費兩百一十六萬元籌設而成,該館位於中正公園內主普壇內,館內共分為六大展區:文物展示區、特展區、多媒體影片放映區、魔幻劇場、親子互動遊戲區及資料閱讀區。其中,為了讓大家更易於了解中元普渡,館方於「魔幻劇場」以虛幻投影方式播放《魔法阿媽》短片,展現中元普渡祭祀的過程,暸解普渡拜拜所需準備的祭品、拜拜時的禁忌等。

 「文物展示區」則是除了展出中元祭歷程及文物外,也融入多媒體導覽系統、魔幻投影、電腦互動站及普渡祭品模型等,「多媒體影片放映區」播放「雞籠中元祭」祭典的全程實錄,「資料閱讀區」未來更將蒐集中元祭之相關書籍,充實中元祭藏書。

 此次配合「中元祭祀文物館」開館邀請民俗藝術家謝源張將其歷經無數次基隆在地中元祭典的經驗,透過手繪漫畫及生動活潑的解說,展出漫畫中元祭的源起與歷程,述說著基隆開發、拓墾、械鬥及字姓融合的演變。「中元祭祀文物館」地址是基隆市中正區信二路兩百八十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商機龐大  高雄業者搶攻中元普渡市場
基隆中元祭農曆七月初一老大公廟開燈揭序幕
中元普渡  鹿港人傳唱鹿港普渡歌
基隆中元祭開龕門 象徵農曆七月鬼門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