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空難事件向普京敲響警鐘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訊】(亞洲時報記者Peter Lavelle 8月31日報導)克里姆林宮終于承認,上周兩架俄羅斯客機墜毀事件可能是與外國恐怖分子有聯繫的車臣極端分子所為。目前還不清楚俄羅斯安全部隊是否已經通過調查證實了這一點。但不管安全部隊在調查中有何發現,克里姆林宮都可能開始實行新反恐政策並可能與美國重建反恐聯盟。

大規模恐怖襲擊總是會改變各國政府及其領導人對世界的看法。2001年的911災難比珍珠港事件以來的任何事件對美國的震撼都更強烈。俄羅斯感受到的震撼也大同小异。俄羅斯總統普京一直不願對兩個給予他鼎力支援的前蘇聯機構-安全部隊和軍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過8月25日導致89人喪生的空難事件可能會使他痛下決心。


俄安全部隊和軍隊都是普京的得力政治幫手,並且從來沒有辜負過他。但在反恐這件關乎國家安全的大事上,他們的表現不盡人意。大大小小的恐怖襲擊繼續在俄羅斯境內發生,俄羅斯與車臣的衝突也成了一場懸而不決的持久戰。

各種跡象都表明,是普京下令安全部隊承認兩架客機墜毀前遭受了恐怖襲擊。俄羅斯媒體在這個問題上走在了克里姆林宮的前面。有一點常識的普通俄羅斯人都知道,兩架客機在沒有遭受恐怖襲擊的情況下幾乎同時墜落簡直太巧合了。也許是為了避免自己在上任之初處理“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沈沒事件失誤(民眾譴責他沒有及時報道真相)所引起的公憤,普京決定在這件事上決不遮遮掩掩。他責令下屬在一天之內將真相查個水落石出,之後就向他們部署了下一步行動。

對于是何人組織和執導了這次客機墜毀事件及他們的用心何在,不少人一時揣測紛紛。從大的層面來看,到底是誰製造了這次災難並不重要。事實是人們相信這次事件類似于美國的911事件。普京現在可能會重新強調國內和國際反恐的重要性,並致電向美國總統布什借鑒反恐經驗。這很可能是華盛頓非常樂意接到的一個電話。

普京和盤托出兩架客機失事的決定可能是他思忖已久的一個政策。首先,安全部隊在擊潰前俄羅斯石油寡頭挑戰克里姆林宮的經濟控制和打擊尤科斯這兩件事上一直卓有成效,但是它們一直無法成功控制車臣的戰亂局面。面對車臣好戰分子及其發動的恐怖襲擊,這些對普京本人及其政策忠心耿耿的安全部隊顯得無能至極。

其次,俄羅斯軍隊基本上已不參加車臣目前的行動。因為第一次車臣戰爭使他們大受挫傷,此後俄安全部隊非常樂意地接過了第二次戰爭的控制權。但安全部隊對車臣的控制同樣不盡人意。不過這種局面可能得到徹底改變。為了重新采納國防部提出的建立一個高度機動、訓練有素-最重要的是有效的現代化精幹部隊,普京最近對軍隊的指揮機構來了一次大重組。沒能阻止上周的恐怖襲擊對安全部隊確實是一個重大打擊,伊萬諾夫正在改革的國防軍隊看來又有用武之地了。

而且,在普京和盤托出這次事件後,他再次取得了政治主動權。他相信尤科斯事件之類的問題是俄羅斯內部問題,不容外國人染指和非議。但恐怖主義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

在美國及其“反恐戰”問題上,美國總統布什和普京是一對奇怪的政治夥伴,但是鑒于已發生的恐怖事件,兩人有足夠的理由找到共同的政治事業。美國和俄羅斯的外交政策目標經常一致,因此有關兩國進行合作的傳聞不斷:俄羅斯將在美國大選前派4萬大軍前往伊拉克支援布什的伊戰;不管尤科斯事件有何短期後果,建立長期能源戰略聯盟是兩國的共同目標;兩國將共同努力對付伊朗和中國的激進主義外交政策;俄羅斯將接受美國在中亞大量駐軍以打擊伊斯蘭好戰分子的事實。

就像911事件向美國敲響了警鐘一樣,恐怖分子上周製造的兩起客機空難也向普京敲響了警鐘。俄羅斯在打擊國內和國際恐怖主義問題上一直沒有成效,普京現在有機會重組其安全和軍事機構,以使它們不僅能打一場更現代化的國際反恐戰,還將在這場鬥爭中建立一條真正意義上的跨大西洋戰線。(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俄羅斯擬派兵四萬赴伊 普京喊價
溫家寶與普京九、十月間將相互出訪
普京布什聖彼得堡會晤
俄羅斯開始冒險改革福利制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