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分析家評兩岸取消軍演

標籤:

【大紀元9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香港報導)   中國沒有舉行原定在夏秋之季舉行的福建東山島演習,而台灣正式宣布取消了計劃中的“漢光”軍事演習。軍事觀察人士認為,海峽雙方沒有舉行計劃中的軍事演習,是全盤和統籌考慮的結果。

從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每年都要在福建沿海一帶舉行規模不等的軍事演習。而台灣的“國軍”,每年也要在台灣海峽或附近海域舉行相應的軍事演習。今年早些時候,海外媒體曾大量報導,中國今年會在東山島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但是,到八月底,台灣媒體援引台灣國防部發言人黃穗生的話說:原來在東山島的3000解放軍將士,已經陸續撤出了東山島。

另外,密切觀察大陸軍情的海外情報機構,也沒有發現中國在東南沿海有大規模的軍事集結或者調動行動。台灣方面認定,中國已經取消了今年的東山島軍事演習。緊接著,台灣國防部長李傑宣布,由總統陳水扁批准,台灣取消今年的漢光軍事演習。

*中國決策機制合理化*

軍事觀察分析人士平可夫認為,從中國沒有舉行東山島軍事演習中,可以看出“北京的內部決策運作機制進一步合理化,兼顧到各派利益集團的一種協調,必須考慮到台灣島內部的反應。這樣的軍事演習,會有利陳水扁,對鼓動台灣的民粹主義有幫助,這是過去十年來的軍事演習所看到的一個結局。”

英國簡氏軍事評論雜誌亞洲記者平可夫認為,從北京暫不舉行軍事演習的動作可以看出,中國的政策,比如對美政策、對日政策、對台政策、內部政策和總體政策同過去相比,能比較順利地諧調一致了。

*演習是心理戰一部份*

香港軍事評論員郭堅認為,雙方的演習並沒有取消,只不過時間地點不同罷了。他說:“這很難說。因為演習其實沒有政治背景。這麼大一個國家,這麼多軍隊,非演習不可。關鍵是看是高調還是低調,是否趁演習做出一些動作而已。海陸空二炮部隊有這麼多裝備,每年不打打實彈,練練兵,是不可能的。”

郭堅說,演習也是心理戰的一個部份,雙方也要看此消彼長。台灣也取消了軍事演習。雖然大陸方面並沒有公開證實這次東山島演習已經取消,不過,郭堅說,台灣媒體對解放軍演習情況的報導和解讀,基本準確,“相信它收到的資料,基本是準確的,因為現代化的偵訊手段,就看這個電波的頻率,基本上是心中有數。解讀是否準確,是一回事,它是否把它的解讀都公開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心理戰都是錯綜複雜的,不能它說什麼,你就信什麼。”

兩次海灣戰爭中都到中東地區進行實地採訪和觀察的平可夫認為,明年台灣海峽肯定會有演習,因為明年台灣方面肯定會有大的動作,而台海危機就是一種“慢性”危機,現在雙方都在造勢。

他說:“戰略威攝,有的時候是造勢,做假,有時是虛虛實實,給你達到一種境地。一個中華思想裡一貫有的叫舉而不發、引而不發這樣的說法。但這種造勢的威力可能會更大。”

*中國可能將演習分散*

平可夫認為,中國可能很早就決定要把演習分散化。避免集中。他說,中國軍隊人數很多,地域遼闊,可以通過很多辦法,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進行演習,沒有必要非要在這個時間和地點進行演習。所以,目前中國沒有舉行東山島軍事演習,相對來說,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軍事評論員郭堅也說,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戰爭,不是“集中兵力”,而是“兵力集中”。所謂“兵力集中”,就是展開戰爭之前,不用先把兵力集結在一個地方,而是開戰時從四面八方向戰場投送。

郭堅說,現在,中國大陸、台灣,更不要說美國,如果開戰,都是一種“全球到達”,不僅投送兵力,更包括火力。

郭堅認為,兵力多少,在戰場不起決定性作用。他說,普通老百姓看演習,不要被所謂幾萬人“規模”的說法所蒙蔽,而要看它所動用的兵器以及電子戰設備的質量。郭堅認為,這些東西,有的時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往往會給對手造成心理壓力,因此,又不能不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把這些東西擺出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共和黨黨綱草案:美會助台自衛
民主時間表是兩岸最重要課題
台灣選手越挫越勇
中國武嚇 兩岸不穩定關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