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詩廊」——七星巖摩崖石刻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七星巖摩崖石刻,位於肇慶市北郊七星巖風景區,為少有的龐大摩崖石刻群之一。七星巖的七座石山,就崖壁而言,其面積不足1.5平方公里,但其上卻鐫刻著上至唐朝下至現代的石刻題勒523則。它們分佈密集、保存完整、文體齊全、字體紛繁、中外兼備,不僅是中國精美的石刻藝術品,而且也是研究中國唐朝以來各個朝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在七星巖摩崖石刻群中,年代最久遠的要數李邕的《端州石室記》。該石刻整體高l.07米,寬0.79米,正文連同標題、落款共18 行386字,落款日期是「開元十五年(727年)正月廿五日」。由於石刻中央偏左有一馬蹄形印記,所以又稱馬蹄碑。馬蹄形印記始見於宋初,至清朝末年,該石刻可見文字319字,如今清晰可見文字273字,連模糊但尚可辨認的31字在內,實存304字。

繼李邕之後,歷代遊覽七星巖的文人雅士,都喜歡在七星巖的崖壁上寫詩、題字、作畫,以寫景抒懷。在523則石刻題勒中,計有:唐朝的4則,宋朝的80則,元朝的13則,明朝的146則,清朝的117則,民國的10則,年代不祥的44則。這些石刻題勒絕大部份分佈在石室巖、玉屏巖和阿坡巖,尤以石室巖最多,竟彙集了333則,占整個七星巖摩崖石刻的63.6%。
  
七星巖摩崖石刻,就文字種類看,以漢文字為主,也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漢文字的字體,有篆、隸、楷、行、草,巨者文余,小者半寸,不少書法名家的佳作都薈萃在一起,構成了南方獨特的書法藝術寶庫。唐朝李邕的楷書,宋朝郭祥正的行書,明朝吳桂芳、朱完的篆書,清朝洪頤渲的篆書,清朝黎簡、陳恭尹的隸書等等,都是該寶庫中赫赫有名的藝術珍品。
  
七星巖摩崖石刻集詩詞歌賦,遊記史實、對聯題詠與崖刻畫於一爐,其中最大量的是詩詞歌賦,僅石室巖內外就有206首之多,故又有「千年詩廊」之美譽。
  
七星巖摩崖石刻,是中國南方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質量又最高的一處石刻群,記述了肇慶的地理環境、山河變遷、歷史大事、宗教信仰、廟宇建築、岩石水土及朝代更迭。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包頭出發過黃河古渡昭君墳,沿專線公路南行約70公里,便到了沙漠中的海市蜃樓--恩格貝,恩格貝是蒙古語「平安,吉祥」的意思,是一個集沙漠景觀,人文歷史為一體的地方。文化旅遊
  • 上海地處吳越古地,自古承襲吳越文化薰陶,從生活習俗到衣食住行無一不包孕著吳越文化的特色,建築營造也不例外。考察上海的古建築,廟、園、亭、閣,及其它建築古蹟,無不閃爍著吳越文化的異彩。 文化旅遊
  • 「柳浪聞鶯」位于杭州西湖東南湧金門與清波門濱湖地帶。南宋時這裡是宋孝宗為奉養宋高宗而建的京城最大御花園——聚景園。當時園內有會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橋和學士橋。沿湖彙集名柳500多株,品種有醉柳、浣紗柳、獅柳等,柳絲垂地,輕風搖曳,如翠浪翻空。春日,黃鶯在柳蔭中啼鳴,「柳浪聞鶯」因此得名。文化旅遊
  • 凌雲山位於中國西南,四川省嘉陵江中游,南充市高坪區老君鎮。 面積為20平方公里,地處北緯31度,東經106度。海拔562.3米,為市郊最高山,距市中心10餘公里。 文化旅遊
  • 提起武當山,可能是無人不知了。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丹江口市境內,它不僅是風景名勝,而且是道教聖地。「真武大帝」在此山修煉四十餘年,得正果後白日飛昇;張三豐真人在此山開創了武當派。文化旅遊
  • 瘦西湖位於江蘇揚州市西郊,六朝以來,即為風景勝地,原名炮山河,又名保障河,清乾隆時,因繞長春嶺(卻小金山)而北,又稱長春湖。因湖身曲長,兩岸花木疏秀,風景纖麗,與杭州西湖相比,另有一種清瘦秀麗的特色,故稱瘦西湖。 文化旅遊
  • 南京中山陵東約一公里處,巨木參天、流水潺潺。林海松濤中有一處幽美的風景區,内有靈響寺、萬工池、無梁殿、松風閣、靈谷塔、寶公塔、靈谷寺等名勝古蹟掩映其間。
  • 大同「九龍壁」位於山西大同市區東街路南,建於明代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壁高8米,厚2.02米,全長45.5米,為中國現存最大的一座九龍壁。
  • 鄭州城隍廟在鄭州市商城路北。建於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坐北朝南,有山門、前殿、樂樓、大殿、寢宮等。建築均為琉璃瓦覆蓋,卷棚出廈,飛簷四出,造型精緻,結構緊湊。樂樓高達15米,歇山式雙層建築,正脊浮雕游龍數條,有鳳凰在上下飛舞,有荷花、獅子在左右陪襯,異常生動。大殿正脊兩端雕有吞脊吻獸,兩側刻滾龍數條,並飾鳳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過海」及蒼松翠柏、人物鳥獸,構圖和諧精緻。
  • 富饒而遼闊的新疆,是中國的一塊寶地;古老而美麗的烏魯木齊是天山腳下的一顆燦爛明珠。 文化旅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