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連拍八部 “鐵三角”褒貶不一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9月8日訊】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但熒屏上,本來都可以是獨挑大梁的大牌明星張國立、王剛、張鐵林,卻常以“黃金組合”的面目出現,不僅屢屢在熒屏上創出收視新高,而且一次次合作已先后拍攝了8部大戲,如今還在籌划新的劇目,大有將這一“黃金組合”進行到底的宏大計划。
  
  十分罕見
  
  據中華网9月8日報道﹐張國立、王剛、張鐵林對記者介紹,他們三人被稱為“鐵三角”的黃金組合,首次合作起于4年前北京亞環影音公司邀請他們主演《鐵齒銅牙紀曉嵐》,沒想到由此一炮打響,從此這一組合也就成了收視率的保證。《鐵齒銅牙紀曉嵐》就趁熱打鐵,接連拍攝了3部。后來,他們三人干脆捆綁在一起,又共同主演了《五月槐花香》《雙龍會》《布衣天子》《少年寶親王》等,至今已有八部大戲。這一現象在中國影視界是絕無僅有的,在全球影視界也十分罕見。
  
  齊心協力
  
  影視演員要組成像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這樣的“黃金組合”相當困難。首先,要有一個能為三位明星寫戲的好編劇,并根据三位明星的特點量身定制,保證相當水准。這一點,編劇鄒靜之做到了,“黃金組合”的這些戲都是出自他的筆,并使三位明星各展其長,各有所得。其次,要有一個為精心打造這一組合的專職導演。這一點,張國立自導自演,起了核心作用。最重要一點,大牌明星大多頗有個性,有時很難相處。人們常見影視明星誰為主角誰為配角、名字排前排后鬧出風波。但他們三人在生活中是志同道合的哥們,藝術情趣也十分接近,彼此知根知底,無話不談。藝術上即便發生分歧,討論也十分民主,少數服從多數。他們三人把自己比作是參加競賽的賽艇選手,只有齊心協力划槳,才能取得胜利。
  
  褒貶不一
  
  對影視圈出現的這一“黃金組合”現象,究竟利大還是弊大?人們對此褒貶不一。褒者認為,“黃金組合”本身就是一個市場品牌,不僅被市場所接受,而且也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另外,原班人馬的合作可以更默契更愉快,彼此熟悉可以碰撞出燦爛的藝術火花。但貶者認為,老面孔組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缺少新鮮感,容易模式化,應該見好就收。
  
  記者手記:“黃金組合”的存在本身就反映了一种藝術市場的規律。只要觀眾喜歡,只要市場歡迎,只要收視率依然很高,“黃金組合”就理應進行下去。否則,自動放棄已經形成的市場品牌,無疑是愚蠢之舉,就像無端廢棄一筆財富一般。要打造一個成功的品牌不易,我們應該尊重市場規律。(新民晚報 記者俞亮鑫)(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鐵齒銅牙紀曉嵐》有望拍到第五部
張國立鄧婕夫婦24万“買”到“形象大使”
張默承認年少叛逆 “打人事件”后被迫變得成熟
《鐵齒銅牙紀曉嵐3》殺青  張庭還原溫柔本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