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耐震标章认证 刻不容缓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陆敬民╱台北报导〕台北市为全国首善之区,居民超过260万人,上班时间从外县市涌进台北市的民众也有百万人以上。若强震来袭,数百万民众与数十万栋建筑物将如何自保?

目前豪宅市场相当流行耐震工法,但结构专家指出,有关“隔震”与“消能”等耐震工法,多属建商自行由国外引进的“舶来品”,国内并无专责机构验证,站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场,建立认证机制刻不容缓。

建商公会全联会理事长王光祥表示,为了保障购屋者生命财产安全,坊间拥有耐震设计的建筑物越来越多,耐震观念也大行其道。

日本是抗震经验最多的国家,建筑物耐震设计的发展也最成熟,国内建商绝大多数均引进日本技术。

中钧建设副总施文崇表示,导入耐震工法的建筑物,大多位于台北市,产品也大多定位在豪宅等级,但政府并不承认这些工法,所以建商在送审时,最起码须符合“建筑技术规则”所规范的耐震系数。至于坊间琳琅满目的耐震工法,就变成业者的宣传卖点。

中国技术学院建筑研究所副教授、前台北市土木技师公会理事长詹添全认为,坊间各式耐震工法并非空穴来风,但需要一套审查机制。

他说,民国92年4月1日“建筑技术规则”通过有关“隔震”设施的条文,正式将“隔震”技术纳入规范,未来有关“消能”设施也会纳入“建筑技术规则”中,耐震工法的规范将趋于完善。

中华建筑中心工程技术组经理李明皓表示,为了推广耐震建筑物,目前正在试办“耐震建筑标章”认证工作。这是一套建立耐震建筑物公信力的机制,包括建研所材料实验群、台电中科园区输配电中心与润泰创新国际等单位的新建物都已申请。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