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燕巢芭樂 獨領市場風騷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臣宏、王榮祥╱專題報導

78年間,彰化田尾種苗商林明山提著新品種芭樂,到大社鄉農會要求推廣股長倪福全(現任總幹事 )代為命名,倪福全品嚐後,以其果實圓、果肉白皙,取名「龍鳳珍珠芭樂」,後來改稱「龍鳳芭樂」,最後定名「珍珠芭樂」。

不過鮮少人知道珍珠芭樂品種,最先是由大社鄉籍種苗商陳玉盞(已移居加拿大 )提出,當時沒人能預知,這名號會成為高縣農特產的響亮招牌。

早年,台灣芭樂以「土芭樂」為主流,直到泰國芭樂引進,碩大、青綠、渾圓、清甜的果實,像旋風式地席捲全台,取代了的土芭樂的地位。

大社鄉農會果樹班第9班班長劉建明廿年前繼承衣缽時,正值泰國芭樂顛峰期。

他說,這現象讓只會苦幹實幹的台灣農民受到很大刺激,並開始動腦筋研發。

其實,泰國芭樂在其本國種植地的果實並不大,是台灣人改良把它變大的﹔不過,泰國芭樂的風光歲月還是沒有因此延長。

「泰國芭樂最大的貢獻,就是帶來一波芭樂革命」,劉建明這麼認為﹔70年間,本土改良的「世紀芭樂」、「馬來西亞水晶無子芭樂」相繼問世,消費市場進入「戰國時代」,也是一場「土洋大戰」。

在此同時,倪福全悄悄佈局珍珠芭樂的推廣,但一開始相當不順利,倪福全表示,農民不喜歡嘗新,81年委請農民試種時常碰壁,最後試種有成,加上不斷邀集講習會,農民才逐漸接受。

改良芭樂最怕立枯病,經農委會農試所測試,珍珠芭樂的抗疫性為其它芭樂的5倍,加上它一上市就創下每公斤380元的天價,農民趨之若鶩,全面更新品種,3年內全鄉就種了10萬株,燕巢鄉更是1年內種10萬株。

農試所指出,大社、燕巢鄉位於觀音山下,岩石風化而形成的岩砂土質,含有豐富礦物質,加上當地地下水蘊含鐵質,非常適合棗子、芭樂生長,造就當地農特產。惟全台各地一窩蜂搶種珍珠芭樂,夏季品質較差時,滯銷問題就成為農民心中的痛,產地價格時有每公斤2、3元的慘況。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曾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消費者以年長者居多,農改場副研究員楊文振指出,因為一般家庭都是家庭主婦購買水果給家人吃,年輕人、學生買水果的比較少。

楊文振表示,一顆珍珠芭樂重量在4百至5百公克之間,果實雖然碩大,但年輕女性、小學生根本吃不完,在辦公室、學校切芭樂也相當麻煩,這些消費群不會購買。

農改場今年意欲推動種植果實約3百公克的珍珠芭樂,讓所有消費者可以獨自吃下1顆,省去切芭樂的麻煩,無奈農民意願低落,現在還找不到配合者。

劉建明直指,國產水果的活路在於外銷,但台灣本土的水果都是熱帶水果,以「水路」外銷有保存不易的問題,就算冷藏,解凍後風味會消失,反觀國外水果都是空運,全力搶攻台灣市場,農政單位應重視此問題。

好吃、嚴格品管與健全行銷通路,讓甘甜又帶點酸味的燕巢芭樂遠近馳名,從台灣路邊的小水果攤到中國大都會區的台灣水果專賣店,只要有賣芭樂,幾乎都會打上「燕巢」字樣當招牌。

燕巢鄉是高雄縣平地鄉鎮中少數以水果為主要農特產的地方,鄉內有芭樂、蜜棗與西施柚等3項主要特產,也稱「燕巢3寶」﹔其中芭樂產地面積達1600餘公頃、年產量近5萬公噸,產地與產量都是3寶中最具規模者,產量供應全年無休,名氣更是3寶之首。

燕巢鄉農會供銷部資深專員何振指出,燕巢因為土質好,所栽植芭樂與其他產地相較,最大不同處是在「甘甜中又略帶點酸味」,也成為燕巢芭樂獨特口感,民眾品嚐過後不會膩,加上芭樂營養成分本來就高,使得燕巢芭樂特別搶手。

除了口感好,燕巢鄉農會透過技術輔導、嚴格篩選等品管措施,配合長期經營的健全通路網絡,成功打造出燕巢芭樂的「品牌」與「形象」,讓消費者想到芭樂就想到燕巢,想吃芭樂就想買燕巢的芭樂。

何振說明,燕巢鄉農會有16個芭樂產銷班,參與班員栽植面積佔全鄉芭樂產區三分之一﹔農會平時會派員至各果園瞭解栽植情況並給予必要技術協助,藉由現地輔導,幫果農確保栽種品質。

班員收成後會送進集貨場分裝,農會則訂定一套嚴格篩選標準,依大小、外觀、成熟度等項目,將芭樂區分為特、優、良上、良等4級產品,其中以優、良上兩等級最受歡迎,良上級芭樂則最為普遍,約佔農會運銷總量三分之一。

經由農會品管出場的芭樂年產量約有2萬6千餘公噸,部分定期送往台北市場拍賣,更為燕巢芭樂名氣加分,幾年前曾有燕巢芭樂在拍賣市場喊出每公斤102元行情,凸顯燕巢芭樂品質受到市場肯定。

但近年來因全國芭樂產量過剩,芭樂單價起伏不定,去年夏天甚至出現每公斤1元低價慘況,使得果農抱怨連連,連帶衝擊燕巢芭樂市場行情。

鑑於好品質的芭樂常因市場供應失調受到拖累,燕巢鄉公所從前年就開始拓展芭樂外銷,與農會聯手經過3年努力,成功在中國上海建立據點,除每年新年前夕有大批訂單,目前平均每週都會有貨櫃裝著芭樂前進中國,另有民間貿易商也積極開拓東南亞與美洲市場,都讓燕巢芭樂通路更為廣闊。

鄉公所不僅全力參與行銷芭樂,最近更與樹德科大合作,透過學生創意在芭樂「包裝」上想點子,盛大舉辦包裝創意比賽與展覽,成為地方焦點話題﹔樹德科大是燕巢大學城中學生數最多的大專院校(1萬2千餘人 ),每年12月配合地方產業規劃的「芭樂節」也成為該校傳統招牌活動。

全國許多地方都有芭樂生產,唯獨燕巢芭樂打出名號,也打出燕巢知名度﹔燕巢鄉農會則因健全運銷機制,連續4年贏得全國農會運銷績效第1殊榮,連帶也為燕巢蜜棗、西施柚營造商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