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者分析北京對台新策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香港報導) 中國當局28號在紀念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對台政策的八項主張發表10周年之際,闡述了新一屆政府的對台策略。兩岸的一些學者都認為,新的對台政策更加靈活和明確,而且採取了高壓懷柔兩手並用的策略,但是他們對兩岸關係的前景並不感到樂觀。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徐博東教授對本台表示,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星期五有關台灣問題的講話在去年5-17聲明的基調上發出了幾個重要的信息。

*分裂=戰爭,棄獨一切可談*

他說:“一個就是對台獨來說發出強烈信息,絕不會吞下台獨的苦果。台獨意味著沒有和平,分裂意味著戰爭。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信息。另外一個強烈信息就是,只要你放棄台獨,那麼什麼都好辦,什麼都可以談,馬上可以恢復兩岸談判。”

徐博東教授說,另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把廣大的民進黨成員與極少數台獨分子加以區分。他認為,雖然北京的對台基本路線並沒有改變,但是新的政策在策略上有所變化,思路更加開闊。

*該硬的更硬,該軟的更軟*

徐博東:“我覺得,展現了大陸新的領導人在對台問題上,該硬的更強硬、該軟的更軟這樣一個新思維。更明確、更加具體,或者說把事情說得更直白。”

他還認為,現在的領導人在反台獨問題上比原來更加有自信心,在爭取台灣民心的問題上更加有辦法,也更願意做出讓步。

*越來越細,高壓懷柔並用*

台灣政治大學的研究員湯紹成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賈慶林的這個講話讓他感到,北京對台策略越來越細膩。“一方面保持他原本的基本原則,這個是沒有變的,也就是‘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可是另外一方面,我覺得,它展現了非常靈活的手腕跟方法。譬如說,他強調了加強交流,強調了要跟台灣各黨派共同商議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所以說,從這裡面可以看出來,它現在是高壓、懷柔這兩個方式在共同交互並行的使用。”

湯紹成認為,這個手法不僅符合現在的形勢,而且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上也更加有效,切中要害,因此比以前有相當的進步。

*既往不咎和多種新意*

引人注意的是,賈慶林在這次講話中還首次明確的表示,只要台灣的當權者從現在開始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就可以既往不咎。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北京當局願意這樣做呢?中國著名台灣問題專家、原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李家泉說,這是大陸政府對台灣當局又一次釋放的善意。

他說:“中國大陸從來都是這樣,不是看哪一個個人,看整個的大形勢。從真正有利於台灣人民、有利於兩岸人民的根本方面來考慮的。再有,他這樣做,是有利於兩岸和平。我們現在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是新領導集體一次又一次的講,以最大的誠意、最大的努力來爭取和平解決,也是屬於這個努力中的一部份。”

李家泉也表示,賈慶林的講話對兩岸關係現狀的界定、關於“一國兩制”與兩岸現狀、關於制訂反分裂國家法的考慮、關於維護台灣人民切身利益等方面的闡述都有新意。

*台灣籲北京採用新思維*

不過,台灣陸委會主任委員吳昭燮則認為,賈慶林的這個講話仍然沒有走出“江八點”的舊格局,他呼籲北京當局以全新的思維來面對兩岸關係。吳昭燮同時還表示,北京在紀念會上強調製定反分裂國家法的必要,無助於兩岸關係。

對於台灣政府的這個反應,台灣政治大學的湯紹成說:“我是覺得台灣在這方面回旋的空間以及它可以使用的籌碼是越來越少了。從台灣的角度來看,這整個大的環境,實在是對我們非常不利的。他也只能夠用自己想當然的言論來自圓其說,來對他的策略能夠做出一些論證。”

*兩岸關係前景不樂觀*

在北京發表有關台灣問題的講話的同時,兩岸之間正在展開56年來台商過年包機的首次直航。不過,兩岸的學者在承認今年將是兩岸關係發展關鍵的一年的同時,都不認為兩岸關係的前景是樂觀的。

教授說,台灣當局推行的去中國化運動、修改公投法、制憲以及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台灣斷交造成的反彈等因素,將繼續對兩岸關係帶來不利的影響。

徐博東:“在這種情況下,恐怕今年會不斷的出現動盪的局面。兩岸關係,我覺得,大家不要沉陷在過年包機的氣氛中,以為從此柳暗花明,春暖花開了。我看沒有這回事。兩岸政治上的對立依然嚴峻,國台辦這樣的判斷和評估,我認為是客觀的。”

台灣政治大學的湯紹成教授認為,大陸目前更為靈活的對台策略以及台灣立法院泛藍陣營過半對民進黨造成的約束,稍微降低了兩岸緊張局勢的危險性,但是民進黨也會採取靈活的應對措施,繼續推動台獨而又讓人抓不住把柄,所以他對兩岸關係出現緩和的前景並不感到樂觀。

這幾位學者都一致認為,北京針對台灣法理獨立的企圖制訂的《反分裂國家法》,對遏制台獨起到了很好的阻嚇作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兩岸包機連菲傭也可上機
台商包機首航高雄  兩岸都說是歷史性一刻
兩岸直航較預期快疑繞捷徑
兩岸直航包機台商稱便  希望三節也能直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