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聖保羅摩托車仔橫行街頭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幸瑩聖保羅特稿) 巴西聖保羅市有人口一千七百萬,四百五十萬輛汽車,三點二萬輛計程車,五點一萬輛公車。堵車是聖保羅市最常見的情景。平時,從聖市的東邊到西邊,至少需要兩個小時。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種人能夠暢通無阻–摩托車送貨人,又稱為「摩托車仔」。

在聖保羅市,這些摩托車仔穿行在街道上,七拐八彎,完全無視其他車輛。紅綠燈和各種交通號誌,對他們也完全形同虛設。

擁有五十名摩托車仔的快遞公司老闆西瓦爾說,「如今,我們這一行業已是聖保羅經濟生活的一部分,缺了我們,這座城市無法運轉,雖然人們不喜歡我們,不尊重我們,但我們同卡車一樣,是城市交通的關鍵。如果我們罷工,城市就要癱瘓。」

摩托車仔的工作主要是為公司送合同、有關銀行貸款的文件等急件。到現在,他們的業務發展到從汽車零件到建築繪圖,從手術用的人體器官到個人護照,甚至披薩餅,幾乎無所不送。

沒人能說出聖市到底有多少摩托車仔,有人估計在十二萬至二十萬之間。他們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每月賺三百美元左右。

根據聖保羅的官方統計,聖市目前有三百三十二家摩托車仔快遞公司,競爭可謂相當激烈。因為競爭激烈,同時又要與其他車輛搶時間,這一工作非常危險。骨折可稱得上是職業病了。根據該行業工會的統計,每天平均有一名摩托車仔死於交通事故。

做了十五年摩托車仔的艾德森說,當同事在交通事故中受傷或死亡時,快遞公司首先問的不是他的生死,而是問貨送到了沒有。

儘管如此,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仍熱中於這一行業,他們將自己視為「自由精靈」或「城市牛仔」,常常無視社會規範,同時也遭來其他人的反感。

普通的汽車司機當他們是「瘟神」,兩大行業的對抗非常明顯,且在不斷加劇。在街上,雙方的衝突隨時可見,甚至拳腳相向。一名繪畫師說,他最無法容忍他們。他說,經過一天勞累後還被堵在路上,而這些人卻能轟轟轟地開著摩托車,完全不尊重和顧及他人。有時只要汽車擋了路,他們就打破汽車的後視鏡。只要有摩托車仔與人發生摩擦,其他牛仔就一擁而上,對著毫無防備的司機大打出手。而行人,特別是初來乍到的人,也感到很不安全。

數年前,當巴西利亞的摩托車仔剛興起時,巴西議會曾通過立法,宣布這一行業非法。不過,這項法律被前總統卡多索否決,因為他意識到,摩托車仔的確不可或缺。

為了不讓情況失控,聖保羅市政府去年制定了強制登記制度,要求所有摩托車仔登記,並上繳一百一十美元稅收。同時規定,從事摩托車仔的人須無犯罪紀錄,十年以上駕齡。行車時須戴安全帽,貨物放在後置專用箱裡,上面須有標誌。

但這一政策遭到牛仔們的反對,僅四萬人進行了登記,其他人則上街抗議去了。在去年十月的市長選舉中,上述規定被撤銷。

相關新聞
童言童語─ ─ 不睡覺怎麼做夢?
阿里山之行
2046 獲歐洲電影節非歐洲影片獎
泰南發生摩托車爆炸案  二死七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