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假中藥投訴案增多 專家建議慎選藥鋪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0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十日電)香港海關及消費者委員會近年接獲假中藥的投訴逐年遞增,如豬膽充熊膽、木頭仿充鹿茸,民眾服用後不但影響療效,甚至吃出病來。浸會大學中藥專家表示,不少假藥幾可亂真,民眾最好光顧信譽良好的藥材舖。

香港浸會大學中藥標本中心展出坊間常見的十幾款假中藥,並將假中藥放在真的中藥旁邊,供前來參觀的民眾對比參考,包括冬蟲夏草、鹿茸及麝香等贗品的材料包羅萬有,如冬蟲夏草便至少發現過四種假貨,甚至專家也搞不清所用的材料,但各種假貨外形都與真貨極為相似,容易令人混淆。

浸大中醫藥學院教授趙中振接受太陽報訪問時指出,騙徒多以藥用療效較低的廉價貨冒充貴價藥材,例如豬膽充熊膽,木頭充鹿茸,都是選取外形相似的代替品,不需加工已可冒充真貨,這些假中藥服後不至有害,但療效一定不及真貨。

最令人擔心的是,部分假中藥是用非藥材冒充,最經典的例子是以木頭略加打磨令外形神似,便充當價值數萬元的鹿茸;另有一些假的麝香,其實是用衣服的毛線頭加工造成,外形上幾可亂真,誤服這些假中藥的後果堪虞,輕則影響療效,重則有可能致命。

浸大中藥標本中心在過去一年,派員到坊間搜刮假中藥,希望有助市民辨別,但大部分假藥均很難用肉眼分辨,必須依賴顯微鏡,消費者如買中藥時千萬不要貪便宜。

資料顯示,海關由二○○三年至今年九月,共接獲十四宗假中藥投訴。

相關新聞
組圖:Rain香港個唱火熱開唱  帥气十足
大陸城市多胖孩西部多瘦童 凸顯貧富懸殊
廣州九成懷孕民工分娩靠地下接生婆
廣州鬧區罕見炸彈爆炸 官員緊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