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創意、行動力—–青春達人

人氣 4
標籤: ,

對年輕世代來說,「求學、畢業、深造、就業」的人生循環,已經不再是他們必須走的路,許多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憑藉著學校培養和自我進修的一技之長,和青春無敵的熱情拚勁,勇敢選擇走過往人跡罕至、甚至未行之路,但他們所走的路徑卻未必幽暗,反而有許多年輕人因此走出一片天,做著「三、四、五年級」不敢去做的「自己喜歡的事」。不同於被媒體「汙名化」的「不知世事、抗壓性差、無一技之長」的「草莓族」,這批有著專業技術和吃苦耐勞精神的年輕老闆,我們稱之為「青春達人」。

這批「青春達人」,面對的工作條件,其實遠比「前輩們」惡化許多;他們之所以常換工作,是因為所面臨的處境是工作機會在「量」和「質」的雙重衰退。六、七年級生現在幾無選擇工作的餘地,能夠有工作就算萬幸,工作不符合志趣者比比皆是。除了科技業外,工作的「質」也每下愈況,薪水少、操勞度高、職業形象低、沒專業可言;工作條件不斷惡化,研究生降格搶大學生的工作,大學生降格搶專科生的工作,「向下補位」成為通則……六、七年級世代都瀰漫在「高學歷,低成就」的苦悶氣氛中,勞動者的去除技術化(de-skilled labor)在六、七年級身上得到充分印證。

有趣的是,這些「六、七年級生」的社會表現是非常極端的;碩士比例居各世代之冠,不少大學生卻只有國中程度;不乏養尊處優的草莓族,卻也有更多人充滿危機意識,工作再怎麼苦、薪水再怎麼低都願意接受。

台灣已經進入「薪資破壞」時代,許多行業新鮮人起薪被腰斬,也讓許多年輕人失去夢想的勇氣,向現實就業壓力集體投降,不敢再為理想去冒險,只想找一份安穩能餬口的工作,徹底庸俗化、現實化、短淺化,對台灣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所幸,台灣社會仍有一批「青春達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他們或許不是各個飛黃騰達,但他們光在創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堅毅與奮鬥精神,就值得旁人為他們喝采叫好。

日本作家村上龍有一本名為《希望之國》的小說,敘述日本經濟沉淪,年輕人生涯道路崩壞,一流企業也在拚命裁員,學校也不能為年輕人做什麼,使中學生大規模集體棄學;其中一個叫做ASUNARO的棄學生團體,透過網路操縱日本金融攫取驚人財富,帶領數十萬名青少年集體遷居北海道,建立他們的烏托邦獨立王國。 年輕的台灣,應該多給年輕的世代多一點機會,比起上一代,他們受過更高的教育,有更寬廣的國際觀,更多元化的創意,資訊運用能力也更強。社會應給我們的「青春達人」更多肯定與鼓勵,讓台灣成為年輕人的「希望之國」。
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第200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綠色美容】悍衛青春(1)老化的因素
劉德華 否認整型 表示「怕死不怕老」
章子怡公開美容秘方—不怕花錢買名牌化妝品
「體操皇后」劉璇喜歡超女張靚穎 最怕高等數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