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鎖

雅淇

標籤:

人性的枷鎖是我曾看過的一本書。對於書中的內容已無印象,唯獨書名始終觸動著我的心。

人心可以單純、可以複雜。單純如幼兒,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只會越來越複雜。成長過程的反饋,是在歲月的流逝中,有失也有得。是否我們應該常常觀照我們的心?失的是什麼?心甘情願的嗎?真的失了嗎?或失中也另有所獲?再反向思考一下,得的又是什麼?得的心安理得嗎?或是得中也有所失呢?

人可以是最有智慧的;人也可以是最無知的。人的智慧呈現出無私無我,只為他人的修為表現。人的無知體現自私自利,只有自己看不見別人。所以當人犯了錯誤可以往外推,自己永遠是無辜的。正因為人對所犯的錯,無法正面對待,所以想要用枷鎖鎖住那個醜陋的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了解到每個人的心中,都還住著不同的我。有善的、有惡的、有好的、有壞的,時不時的影響現意識的我,做出各種反應。或許對的、或許錯的、或許錯對混雜。

這些影響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環境、教育、經驗等,隨著時間的累積才形成的觀念。然而,我們或許只選擇我們要選擇的,不是選擇我們該選擇的。究竟這裡面少了什麼呢?應該是最重要的道德和良心。

當我們有意無意的說出謊言時,為了圓謊,我們會說那是善意的謊言,或是灰謊、白謊、甚至黑謊。因為,我們希望別人相信我們的謊話,所以我們也會接收別人的謊話,變得相信了謊話,也就聽不了真話。因為真話傷人,因為真話讓我們無所遁形,因為真話不只像探照燈,它更像X光一樣能一覽無遺。

鎖可以鎖住有形物,卻鎖不住無形的。心的枷鎖,鎖住了罪惡感,人性的枷鎖,鎖住真實善良的我。為了要掙脫一切錯誤,我選擇修煉。讓自己接受良心的引導,提升我對道德的認識。我要讓自己變得不一樣,變得自由自在,不讓枷鎖鎖住真實的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永保「年青」
李家同:我的讀書習慣
李家同:讀者
李家同:讀者 人氣 43
李家同:司機
李家同:司機 人氣 6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