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開始務實分析在中國商業運作利弊

【大紀元10月7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盧英﹑宋玉聖荷西報導)目前商業人士開始務實看待在中國運作公司的各種制約因素了。硅谷的科技商務協會AAMA10月4日在聖塔克拉拉市的MARRIOT 酒店舉行為期兩天的年會,議題即為如何在中國運營公司和開發技術。

AAMA協會會長威廉-陳表示,今年AAMA提供一個平臺,給來自于信息技術、半導體、通訊和網絡產業的人士交流在中國辦公司的經驗和困難,同時希望與會者分享如何在中國做生意,互相借鑒學習,這也包括做生意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中,中國作為一個大的市場被商業界看好, 在過去幾年中掀起了到中國投資的淘金熱。然而從今年AAMA的年會探討中,可看出商業和產業界人士對中國市場的淘金熱有所降溫,人們開始逐漸在務實地分析在中國商業運作的利弊。

海信公司副總裁王志浩說﹕「在公司的管理和體制方面,中國的企業和國外的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相比,差距很大,人治的東西還是很多。」

第一家到中國開設的美國律師樓JONES DAY公司的律師 表示﹕「在中國,以我的觀點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關係,而不是合同。 在中國合同書很短,給通過關係解決問題留有大的空間。 」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何清漣,給商業實踐者們提供了深一層面分析,她指出﹕最多不到三分之一的美國公司在中國能夠有季度性的獲利,如果連首期的投資也計算在內,那麼只有大約5%的公司賺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議員續怒轟港府秘密監察違憲
姚文智:NCC廣告字眼不當 不該提馬主席
台立院教委會譴責姚文智打瞌睡  刊NCC廣告
台灣思科對中小企業推出網路解決方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