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香港簡訊10則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訊】東區醫院一病房再出現呼吸道感染個案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1個精神科男病房,再有1名50歲病人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令到該病房出現同樣病徵的病人增加至8人。

患者已轉往隔離病房治療,情況穩定,他在甲型流感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至於另1名病人,對甲型及乙型流感測試呈陰性反應,有關病房繼續停止接收新症。

大律師公會認為防賄條例適用於特首

大律師公會向立法會提交書面意見指,行政長官並無免於刑事檢控的特權,因此同樣受制於法律;《防止賄賂條例》同樣適用於行政長官。不過,公會認為,廉政公署不適宜調查涉嫌行賄或行為不當的在任行政長官。

公會建議,有需要時,可以根據《基本法》,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成立獨立調查小組,決定是否作出檢控,並向立法會提交報告。

行政署早前建議修訂《防止賄賂條例》,以適用於行政長官。修訂條例將於本立法年度提交立法會審議。

逾六成受訪者反對強制醫療供款

民協在10月下旬以電話訪問了440多名市民,結果發現,超過6成受訪者反對強制醫療供款;其餘贊成供款的受訪者中,有8成人認為供款比率應設於月薪的2%或以下。民協發言人認為,結果反映市民對額外增加個人醫療開支,未有充分準備,在貧富懸殊日益惡化下,大部份市民須供強積金,未必有能力增加醫療開支,政府必須注意。

民協並建議政府效法瑞典,透過增加門診、預防及健康教育等各方面基層醫療資源,降低整體醫療開支,無必要引入強制供款。醫療改革諮詢期昨日結束,當局收到500多份書面意見,當局會用3星期分析,期望明年初會就融資方案,作第2階段諮詢。

70餘長者及長期病患者請願

在醫療改革諮詢期的最後一日,約有70多名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在金鐘集合,然後遊行到衛生福利及食物局位於中環美利大廈的總部請願,並向局方代表遞交請願信,反對政府建議削減醫療開支。

發言人彭鴻昌表示,政府應該對醫療作出承擔,不應縮減醫療開支,應付日益增加的醫療需求。他估計政府先前削資的措施,會影響市民的健康。

張炳良籲政府在政改上勿違反民意

今日開始上任的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認為,有報章的民意調查顯示,支援政改方案的人數下降,變得立場模糊的人數則增加,是很正常的事。相信由於政改備受爭議的問題剛開始討論,而出現民意的起伏。

他忠告政府,吸取23條立法的教訓,在政改問題上切勿做違反民意的決定。他建議政府在立法會表決之前,多做民調,如果大多數市民反對委任區議員擁有投票權,當局就不應強行推出方案。

張炳良又表示,大多數意見都是反對委任區議員擁有投票權,他很難想像政府會漠視這些意見,強行推出方案。

港府今年將增聘逾千名人手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昨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今年度政府將開設12個首長級職位以及約1千個中低層職位,並考慮明年恢復招聘行政主任職級人員,以填補自然流失導致的空缺,及應付重組食物安全監管架構所需。

目前香港公務員實際人數約15萬7千8百人,已達到削減的目標,預計到2007年,公務員人數約16萬。

海關檢獲懷疑走私紫檀木

海關上星期四,在3個由印度經新加坡進入香港,報稱載有250箱鋁製金屬壓鑄零件,準備轉口到內地的貨櫃內,檢獲一批懷疑走私的紫檀木,共重58公噸,貨值約58萬元。

經漁農自然護理署驗證後,確認這批紫壇木是屬於《動植物(瀕危物種保護)條例》內表列的瀕危物種。

警員自殺個案有增加趨勢

昨日上午11時半左右,1名隸屬青衣分區警署的警員,在灣仔軍器廠街警察總部的洗手間內服藥企圖自殺,其後被送往律敦治醫院救治,警方仍在瞭解事件原因。

警方數字顯示,警員自殺個案有增加,去年自殺身亡的警員有4名,而本年至今,已有7名。

大律師襲警罪成罰3千

大律師馬恆利,被控今年7月6日,在大嶼山梅窩的麥當勞餐廳,打爛椅子以及襲警,被告較早前已經認罪,今日在荃灣裁判法院被判罰2,000元,不過,由於去年10月,被告亦涉及另一宗醉酒襲警案,今次是在簽保守行為期間再次犯案,因此法官將罰款加至3000元。另外,被告曾因行為不檢,較早前已經被除牌半年。

政府指禁貼香煙廣告符國際公約

全港報販大聯盟主席廖社青在立法會一個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上表示,張貼廣告,可令報販與煙草商合作,不售賣香煙給青少年。如果不准報紙檔張貼香煙廣告,可能令部份攤檔轉售私煙。報販業協會副主席鄧入明指出,如果失去煙草商廣告收入,報攤將難以經營。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副秘書長楊何蓓茵則表示,完全禁止張貼香煙廣告,符合國際公約。但當被議員問及,不禁止張貼廣告,是否違反公約時,她說要再向世衛瞭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財經簡訊
財經簡訊 人氣 1
10月27日紐約【都市簡訊】
財經簡訊
10月27日香港簡訊11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