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界人士憂心大環境不利於研發創新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十三日專電)美國學界人士最近紛紛提出呼籲,希望政府及業界多鼓勵創新研發,因為美國在這方面多年的領導地位,似乎有式微之勢,而包括新加坡、台灣、南韓及中國對於研發的重視都在美國之上。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指出,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最近的一項報告指出,讓美國經濟能居於領導地位的科技發展有衰微之勢,而許多其他國家卻在積極發展。這項由科學家、企業主管及教育界人士共同研擬的報告建議,美國中小學應加強數學及科學教育,同時改善大專院校的研發環境,提供基礎科學研究的獎助,並且對先進科技產業提供減稅等獎勵辦法,以高薪延攬人才。

目前在約翰.哈普金斯大學任教,曾獲得五十項美國專利及兩百多項國際專利的詹姆斯.魏斯特(JamesWest)指出,美國政府及業界應創造更好的研發環境,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他表示,今天的許多科技產品,包括手機及iPod都是運用二十年前發展出來的科技。

在麻省理工學院負責創新研發計劃的梅頓.佛來明思(Merton C. Flemings)教授強調,個人創新發明的能力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制度這些大環境因素都有關。他對於目前美國的情況不表樂觀,因為不只是業界及政府在創新研發方面資金的投入有限,鼓勵子弟從事科學研究的家庭也不多,科學方面的學科在中小學教育也不足。

麻省理工學院去年曾發表一份報告,強調社會上對於創新研究不但要有開明的認識,對於這方面的人才更應該有像對藝術創作者一樣的包容態度。報告指出,創新研發者把傾力而為的創新發明視為機會,這和企業步步為營的規範大不相同。

由於近年來創新研發多半是企業主導,個人的創意發明愈來愈難彰顯。企業如果基於投資報酬率的考慮,往往不願在這方面多做投資,頂多只是改造舊產品,以新面貌上市。企業商業掛帥對於創新發明最為不利。

不過,最近幾年也有一些出身高科技產業的人士希望在提供個人發明家方面開拓新路。五年前自微軟退休的尼森.麥渥德(Nathan Myhrvold)就成立了一個基金 Intellectual Ventures,資助二十多位從事奈米科技、光學、計算機、生化科技及醫療器材創新研發的個人。他指出,許多創業基金都會支持創業,卻未必會支持研發,而多數的政府及學術基金也是資助己經有輪廓的研究計劃,卻不會支持還屬於空中樓閣的創新發明點子。

已擁有數百項專利的魏斯特表示,數十年來不懈的努力,他也常常有琢磨多時卻一事無成的時候,不過,這就是發明家必須要做的嘗試。他並不視之為失敗,只是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他也強調政府及業界應更注意個人發明家。

相關新聞
化解軍售爭議  美准以國參與研發新一代戰機
智邦全球首支Skype無線手機明年首季量產
地震中心研發產學通用結構抗震分析軟體
空中巴士保證明年底向新航交出A380客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