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特使在中國調查酷刑現象

標籤:

【大紀元11月2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2005年11月22日華盛頓報導)聯合國酷刑問題特別調查專家目前在中國就酷刑問題進行調查,可以在不需事先通報的情況下到監獄視察,並且同被關押人員私下會面。有批評人士說,中國由於缺乏政治意願和必要的立法等,警察使用酷刑的現象很普遍。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酷刑問題特別調查專家曼弗雷德.諾瓦剋星期天開始對中國酷刑問題進行為期12天的調查使命。

*國際普遍關注中國酷刑問題*

諾瓦克說,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中國警方在一般的刑事程序中普遍實施酷刑,因此必須要採取一些措施。他說,此行的目的就是對這一問題表示越來越關注。諾瓦克在調查間隙接受了記者採訪。

他說:“我將盡我的全力去進行調查,審查我從各方面得到的所有證據,包括政府方面、非政府方面、證人和在押人犯等等,以便在我調查結束時得出一個公正和客觀的結論,證明酷刑是否在中國普遍和系統地存在,或者根本不存在。”

*得到中國政府合作*

這位奧地利著名律師說,對於中國政府給予他不需事先通報到監獄視察以及同被關押人員私下會面的權利,他深表謝意。他說,這是中國政府政策開放的積極表現,說明中國政府願意跟聯合國在這方面進行合作。

此前,諾瓦克曾指出,中國是個大國,長期存在酷刑和虐待人犯的情況,人們不能指望中國一天內就發生根本變化,因此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步驟政策。

諾瓦剋星期一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同包括莫少平律師在內的幾名律師舉行了座談,聽取他們對中國酷刑指稱的看法。

*莫少平:有進步但問題仍普遍*

北京著名律師莫少平說,不能否認中國在禁止對在押人員實施酷刑的實踐中的確有所進步,但是儘管中國法律明文禁止刑訊逼供和變相刑訊逼供,在司法實踐中卻仍然存在著比較普遍的刑訊逼供和變相刑訊逼供的作法,包括對已經被判刑的犯人和對尚在偵查和審理過程中的人犯。

莫少平說,被告和在押人員在審理期間受到刑訊逼供或者變相刑訊逼供有一些原因:“首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立法上,中國的刑事立法上沒有賦予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權,而是要求他們如實回答偵查人員的提問。現在對於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很多專家學者已經提出應當把被告人的沉默權寫進法條中。”

*刑事破案手段相對落後*

莫少平說,造成中國司法機關採取刑訊逼供的作法來獲取口供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刑事破案的科技手段相對落後。他說:“在很多刑事案件裡邊,很難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來獲取客觀證據,來證實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犯罪。所以刑事科學技術破案手段的相對落後,也是導致他們千方百計要從被告人口供裡得出案件真實情況的作法。”

莫少平還指出,中國的一些司法人員素質低,始終固守“口供是證據之王”的觀念,認為口供才能真正證明一個人是否犯罪,是導致刑訊逼供普遍存在的另外一個原因。

*缺乏杜絕酷刑政治意願*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亞洲部主任亞當斯說,毫無疑問,在中國酷刑不僅常見,而且表現得相當系統。他說,人犯被關押在看守所後,首先遭到的對待就是毆打,以此來懲罰人犯,逼迫人犯承認犯罪。湖北省的佘祥林因為刑訊逼供,屈打成招,被迫承認殺死11年之後又突然現身的妻子張在玉。亞當斯說,中國政府雖然已經採取一些措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迄今為止取得的成效卻非常有限。

他說:“缺少的環節是政治意志和貫徹落實現有法律和規定。雖然有些人認為司法人員的素質很重要,但我認為,司法不獨立,法官無權對刑訊逼供的案件做出裁決而不受到打擊報復,實施刑訊逼供的警察和公安受不到開除或刑罰的懲罰,這些都需要政治意志。另外,還必須要切實執行已經出台的法律。法律再多,如果得不到執行和落實,只能是空紙一文。”

*調查員將走訪多個地區*

今年54歲的諾瓦克是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憲法和人權教授,2004年12月1號開始擔任這一不拿薪水的聯合國酷刑特別調查員的職務。諾瓦克的前任范博文任職期間曾多次表示希望去中國調查監獄裡施用酷刑的狀況。但是,去年6月中國方面以技術問題和安排行程困難為由,推遲了范博文的訪問。

這次聯合國酷刑特別調查員諾瓦克將走訪中國北京、新疆、西藏等地的監獄和看守所,會見在押人員和人犯,最後調查報告將在12月2號公佈於世。

相關新聞
開平勞教所毒藥毒打致九死五瘋
大陸四省再曝八名法輪功學員遭中共虐殺
聯合國反酷刑專員訪中藏   北京藏族學生行動受阻
「全德學聯」:請提供材料 反映中國監獄惡劣的人權狀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